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國兩顆風雲氣象『新星』數據產品向全球用戶共享
2022-06-22 09:15:3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付麗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記者21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20日在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75次會議上宣布,風雲三號E星、風雲四號B星兩顆風雲氣象『新星』的主要數據產品將向全球用戶開放共享。

  被譽為『黎明星』的風雲三號E星於2021年7月5日成功發射,是全球首顆民用晨昏軌道業務衛星,搭載了包括3臺全新研制儀器在內的11種有效載荷,填補了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在晨昏時段的衛星資料觀測空白。風雲四號B星於2021年6月3日成功發射,是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業務星,在繼承風雲四號A星試驗星成熟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設計,充分挖掘衛星平臺及有效載荷能力,提高了衛星整體的可靠性、穩定性和探測精度,並新增快速成像儀,具備分鍾級250米分辨率區域成像能力。

  風雲三號E星、風雲四號B星及其地面應用系統已於今年6月1日轉入業務試運行。業務化運行後,風雲三號E星與風雲三號C星和D星實現三星組網,每6小時為數值預報模式提供一次完整覆蓋全球的觀測資料,有效提高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的精度和時效性,對完善全球對地觀測系統具有重要意義;風雲四號B星與風雲四號A星實現雙星組網,進一步滿足我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對氣象監測預報、應急防災減災等的服務需求。

  在軌測試期間,風雲三號E星先後對外發布了『黎明星看太陽』『黎明星看大氣』『黎明星看地球』3批觀測產品,在『拉尼娜』事件、南北極冰川融化、太陽爆發及臺風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風雲四號B星利用高時空分辨率圖像與積雪等定量產品為冬奧氣象服務提供支橕保障,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等重大活動服務保障及湯加火山噴發等國際熱點事件監測中發揮了作用。

  截至目前,我國已成功發射兩代4型19顆風雲氣象衛星,其中7顆在軌運行,作為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大災害國際憲章機制值班衛星,正持續為全球12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數據產品和服務。(記者 付麗麗)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