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打通數據產業鏈路,放大數字經濟裂變輻射帶動作用
2022年1月12日,國務院正式出臺《『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探索發展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加快產業資源虛擬化集聚、平臺化運營和網絡化協同。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作為全國首家以數據流量為特色的數字經濟產業園區,以數據流量這一新型生產要素為抓手,圍繞數據產業鏈路(數據聚合-數據流通-數據應用),構建數據流量價格窪地和數字產業發展高地,開拓數字經濟產業『增量』,盤活全產業鏈數據『存量』,激活傳統產業轉型『變量』,賦能高質量發展。
數據聚合,開拓數字經濟產業『增量』
生態園依托省內數字經濟創新政3策,通過打造流量價格窪地來構建數字產業發展高地,帶動省外數字經濟企業不斷向山西省跨區域集聚,聚合海量多維數據,推動數字產業化。自園區2021年1月正式運營以來,已集聚136家頭部數字經濟企業,其中:獨角獸企業2家,上市公司7家,初步形成數字物流、數字能源、數字傳媒、數字文娛等10餘種數字經濟新業態,新增數字經濟產業完成直接投資20.9億元,培育出聚為科技、祥叡能源等一批數字經濟准獨角獸企業,帶動大學生直接就業逾1000人,吸引一批山西籍高層次人纔從京津地區回流。
數據流通,盤活全產業鏈數據『存量』
生態園針對消費互聯網端打造流量精准投放特色服務,通過聚合數字經濟企業的流量投放需求,利用規模優勢集中向抖音、快手等平臺采購數據流量,現已完成14億元媒體流量投放。下一步,園區還將聯合入園數字經濟頭部企業打造數據交易中心(數據引擎)、基金產業園(資本引擎),以數據流驅動人纔流、資金流、交易流、信息流融合滲透,實現數據價值轉化,全力達成省委省政府『要充分挖掘數據背後巨大的生產力,讓數據「活」起來、「跑」起來』的指示要求。
數據應用,激活傳統產業轉型『變量』
發展數字經濟的最終落腳點是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生態園著力推動重點入園企業與本地優勢、特色產業相結合,讓重點項目能夠紮下根、留得住,形成『數實融合』的產業生態。在農業數字化領域,園區圍繞農特產品銷售端進行數字化改造,依托數字精准營銷技術推動本地農業特優高效發展。入園企業頂流實驗室團隊,運營多個三農領域相關賬號,把鏡頭對准鄉村、把話筒交給百姓,足跡遍布全省7個縣市、30餘個鄉鎮,用短視頻直播賦能鄉村振興。在營銷數字化領域,園區現已成為聚合多維數據與海量內容,涵蓋品牌商家、中小商家、內容創業者、MCN機構、精准投放、數字零售等核心要素的數字營銷生態服務平臺。在物流數字化領域,入園企業滿幫集團通過整合數據、算法、算力,實現分散運輸資源的集約整合、精准配置,推動物流行業提質增效,預計5年內,可使山西省內物流總成本佔GDP的比重綜合下降約19%。在能源數字化領域,入園企業祥叡能源構建了以虛擬電廠為核心技術、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運營服務平臺——數字能源雲航母,為千萬家中小企業提供電力交易、負荷聚合、能源管理、調度響應等數字能源運營服務,從工業能耗駕駛艙、低碳建築、綠色交通、低碳智慧城市等領域推進節能減碳和綠電消納。在數字化應急治理領域,入園企業吉航工業將烏克蘭百年直昇機制造技術與中國無人機先進設計經驗相結合,聯合淮海工業集團,研制出國內最大有效載荷無人直昇飛機JH-700,該機型可實現軍民主流應用領域全覆蓋。在應急治理領域,吉航工業已成為山西部署森林防火系統的重要力量。
以『高』為標,以『先』取勝。未來,園區擬聯合數字經濟頭部企業繼續在打通數據產業鏈路上下足功夫,通過研究產業鏈上下游發展情況,針對性的強鏈、補鏈,精准引商招商,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鏈集群發展的同時,帶動產業、資本、技術、人纔、數據等要素實現優化共生、創新裂變,加速構建山西中部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園區將不斷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形成輻射全國產品市場、服務市場、要素市場的強大力量,全力實現『百個行業樣板、千億產業集群、萬企數據互通』的遠景目標,為推動山西全方位高質量發展不斷進入新境界、開闢新天地貢獻力量。
- 行政拘留5日!嫩江一臺球廳在疫情防控期間違規經營2021/12/13
- 延壽縣女法警『變身』冬奧裁判員2022/02/11
- 杜海濤沈夢辰領證 維嘉戚薇袁姍姍等明星送上祝福2022/02/18
- 郭晶晶霍啟剛做雪花酥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