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聚焦《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五大看點
2022-01-07 08:45:30 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  作者:王思北、陽娜、周琳、顏之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題:聚焦《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五大看點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通過大數據『殺熟』實施不合理差別待遇,利用算法誘導用戶沈迷網絡、過度消費……當前,算法技術廣泛滲入互聯網應用,在給用戶帶來一定程度便利的同時,由算法引發的侵害用戶權益問題也屢屢出現。

  算法推薦是指利用生成合成類、個性化推送類、排序精選類、檢索過濾類、調度決策類等技術向用戶提供信息。

  近日,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出臺《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針對被詬病已久的問題提出明確要求。

  大數據『殺熟』如何解?不得實施差別待遇

  同樣的送餐時間、地點、訂單、外賣平臺,會員卻比非會員多付錢;同時同地打同類型車到同一目的地,某打車平臺曾被用戶發現熟客反而收費更高。

  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大數據分析評估消費者的個人特征用於商業營銷。但也有一些企業利用個人信息搞大數據『殺熟』,對不同群體進行差別定價,實行『價格歧視』。

  規定提出,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向消費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應當保護消費者公平交易的權利,不得根據消費者的偏好、交易習慣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施不合理的差別待遇等違法行為。

  去年10月,騰訊、華為等20餘家App運營企業承諾將嚴守用戶個人隱私邊界,保護用戶公平交易權,不利用大數據『殺熟』。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認為,大數據『殺熟』等頑疾歸根結底是濫用用戶個人信息導致的。解決這類問題,首先要在治理違法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上下功夫,其次要保障用戶的選擇權、刪除權等權益。例如,要向用戶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或向用戶提供便捷的關閉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並提供選擇或刪除針對其個人特征的用戶標簽的功能。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