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時間變化衝擊傳統理念
『雙減』是一場力度空前的改革,必然對一些傳統的教育理念、教養方式帶來衝擊。
今年10月,貴州一家長抱怨老師布置作業太多,卻遭到37名家長聯名要求其為孩子轉學,理由是理念不同。培訓機構上不了,就『一對一』或『攢班』;學校作業少了,就自己買卷子讓孩子『刷題』——這樣的理念,確實與『雙減』背道而馳。
改變慣性思維,減少家長的焦慮,需要一套『組合拳』。
『校外問題從校內多想辦法解決,課外問題從課內多想辦法解決,學校要在黨建、課程、教學、作業、課後服務、管理等多方面綜合發力。』人大附中聯合總校常務副校長、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校長周建華認為,『雙減』應從校外治理與校內提質雙向發力,讓教育回歸學校、學生學習回歸校園,在校內學會、學足、學好,讓學校回歸育人,增強教育主陣地作用,讓學生回歸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最終實現『去功利化,回歸公益化;去應試化,回歸素質化;去焦慮化,回歸理性化』目標。
『要以育人共同體建設為載體,深化家校協同工作。』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認為,要做好政策宣傳解讀,讓家長理解政策,信任教師工作,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協同育人。同時,要向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方法,提昇家庭教育質量。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董聖足建議,學校要以教學改革實績贏得家長的認同與支持,並引導家長改變短視化、功利化教養心態,一些『雙減』配套改革還需深入推進。
減負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學校、家庭、社會聯動,久久為功。各地學校和家長代表紛紛表示,落實『雙減』還需要教育評價體系改革深化、社會用人評價導向變革,讓人纔成長通道更多元、更寬廣,形成人盡其纔的良好教育生態。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員晝夜奮戰 人機結合邊下邊清保暢通2021/11/22
- THE9畢業演唱會蘇州站宣布延期 時間另行通知2021/11/26
- 倆老板因員工跳槽開豪車互撞 具體怎麼回事?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