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養老服務,如何『管』好?——權威部門詳解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2020-12-30 09:15: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孫少龍 王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題:養老服務,如何『管』好?——權威部門詳解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這是我國養老服務領域第一份以監管為主題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文件。

  到2025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如何『管』好養老服務,讓老年人安享晚年?在29日舉行的國務院例行政策吹風會上,民政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對此進行了回應。

  以事中、事後監管為重點

  2018年12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作出修改,取消了過去關於設立養老機構需要許可的規定,明確養老機構登記後即可開展服務活動,並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

  『這就要求我們以事中、事後監管為重點。』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在會上表示,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是深化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的需要。針對取消許可後的新情況,在強化『寬進』、鼓勵參與的同時突出了過程監管、結果監管,完善了事中事後的配套監管制度,確保養老服務行業放得開、管得住。

  意見也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監管措施。如養老機構應當在各出入口、接待大廳、值班室、樓道、食堂等公共場所和部位安裝視頻監控;對安全隱患突出或者情況緊急需要立即處置的,應當依法責令養老服務機構停業整頓或者采取緊急措施處置,並通知相關部門到場處理等。

  機制創新是意見的一個重要內容。意見明確了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工作直接涉及的16個部門職責分工,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

  以社會普遍關注的養老機構食品安全和設施安全問題為例,市場監管總局標准技術司負責人陳洪俊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將進一步健全養老機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探索實施養老機構食堂『明廚亮灶』,逐步實現養老機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同時,重點加強電梯、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養老機構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查,對於民政部門通報的安全隱患加強協調配合,督促養老服務機構采取措施,保障特種設備運行安全。

  推動養老服務標准化

  2020年1月,民政部公布了我國養老服務領域第一項強制性國家標准,這一標准從基本要求、安全風險評估、服務防護和管理要求等方面對養老服務質量提出了底線要求。

  『為了讓養老機構做好准備,這項標准設立了過渡期,到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司長俞建良介紹,在過渡期內,養老機構都應按照強制性標准的要求來找差距,進行實施前的達標、整改,如果達不到標准就可以取締,進行停業整頓。

  記者了解到,該標准提出了『九防』,即防噎食、防食品藥品誤食、防壓瘡、防燙傷、防墜床、防跌倒、防他傷和自傷、防走失、防文娛活動意外。俞建良表示,民政部也將制定相應的配套標准,形成配套的行業管理的標准體系。

  養老服務新型標准體系的建立健全,需要各部門形成合力。陳洪俊介紹,目前市場監管總局已發布12項養老服務國家標准,主要涉及養老機構等級劃分、社區日間照料、老年旅游等內容,為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橕。去年底,還發布了首個養老服務領域強制性國家標准《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明確了養老機構服務的安全紅線。

  『面向養老服務領域開展企業標准「領跑者」活動,鼓勵制定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標准。』陳洪俊說,截至目前,共有85家養老服務機構在企業標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公開了所執行的851項標准。

  對欺老虐老現象『零容忍』

  近日在京舉辦的全國民政工作會議指出,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54億,『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隨著越來越多老年人選擇在養老院等養老機構安享晚年,社會對養老護理人員職業技能水平偏低、欺老虐老現象時有發生等問題的關注度也水漲船高。

  『在個別養老機構、個別養老服務人員身上存在欺老虐老行為,對這樣的行為,我們堅持「零容忍」。』高曉兵表示,對調查屬實的欺老虐老行為,民政部門將堅決打擊、絕不姑息,依法追究責任人法律責任,同時,情節惡劣的,將依法依規在一定期限內實施行業禁入措施。

  如何加強管理,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高曉兵表示,一方面民政部門將加強對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教育和法治教育;另一方面則是提昇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技能水平。同時,還要加強監督懲戒力度,充分發揮媒體、社會和行業組織的監督能力,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發現問題,依法予以打擊。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