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進入秦嶺,滿目皆綠。來到牛背梁這顆秦嶺東部的『綠色明珠』時,恰逢陣雨,溪水潺潺伴有蟲鳴鳥唱,石頭上布滿的青苔和沿途成蔭的綠樹雨後尤顯嬌翠。
這是顏值與內涵兼具的綠水青山——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擁有羚牛、林麝、黑鸛、紅豆杉、太白紅杉等珍稀動植物資源的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秦嶺東段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今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陝西考察的第一站來到這裡,稱贊這裡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天然氧吧』。
這是價值與長遠兼顧的金山銀山——緊鄰牛背梁的終南山寨文旅小鎮裡,楊傳紅在自己的店『老豆腐坊』裡迎接一撥撥游客;在牛背梁和終南山寨所處的陝西省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雙艷農家』農家樂老板柳太青剛送走幾位西安來的客人。
『以前靠山吃山,挖藥材、伐木、砍毛竹,掙不了什麼錢還得外出打工。現在靠山吃山,是守好養好家門口的綠水青山,吃好生態旅游這碗長久飯。』朱家灣村黨支部書記胡平志不無感慨。
山還是那座山,但如今,靠山吃山有了新內涵。
文旅小鎮裡的新生活
夏日,來牛背梁避暑游玩的人越發多了,楊傳紅的豆腐生意也越發紅火。
『去年暑假那會兒,生意最好時一天就能掙4000元左右。今年上半年掙了6萬塊錢左右,算下來,全年掙個十幾萬元不成問題。』聊起收入,老楊的臉上掛滿了笑容。
放在兩年前,老楊絕不敢想有一天能開起豆腐坊、豆腐坊能成網紅店、靠著賣豆腐能脫貧過上新生活。『以前我是縣裡紅岩寺鎮本地灣村的貧困戶嘛,一家老小老的生病、小的上學,靠種地打零工一年都掙不到啥錢。』老楊家生活的轉變始於去年初,幫扶乾部了解到老楊有做豆腐的好手藝,協調他到終南山寨文旅小鎮民俗村創業,兩年免房租、免稅費,每月還有1800元的保障補貼。『景區的扶持政策很多,我和我媳婦一共就花了兩萬多元置辦開店用的東西,這「老豆腐坊」就慢慢做起來了,生意一直不錯,去年我們脫了貧,新生活也就來了。』老楊樂呵呵地說。
像楊傳紅這樣在終南山寨文旅小鎮創業就業、擺脫貧困的不在少數。『我們在建設期就帶動當地群眾18180人就業,人均增收達9000元,其中貧困群眾2206人。創新「景民一家」和「公司+農戶+產業」發展模式,統一規劃、建設佬林客棧安置點,安置當地老百姓123戶483人,去年經營的5個月內,安置戶人均增收2~3萬元,收入最高的可達20餘萬元。民俗文化村的開業,也火了產業,樂了游客,富了群眾。』終南山寨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霍國博介紹。
在柞水縣,還有更多人在特色小鎮開啟了新生活——終南山寨文旅小鎮、木耳小鎮、秦嶺時光康養小鎮、牛背梁風情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既是特色產業園區,又是旅游產品。柞水縣將移民搬遷點建在小鎮,讓貧困群眾搬進景區,帶動2000多戶貧困戶增收脫貧。
美麗鄉村裡的新希望
向日葵迎風搖曳,繡球花團錦簇,蜿蜒的小溪和青石小路伸向遠方,抬眼便是秦嶺山脈,在朱家灣村這個全國首批命名的『中國最美休閑鄉村』,田園美景就此鋪開,柳太青家的『雙艷農家』就隱在這青山綠水間。
『雙艷農家』的名字取自柳太青的兩個女兒柳運艷和柳運雙,說起來,辦農家樂還是源自小女兒雙雙的一句話。『我姨家很早就在村裡開了農家樂,我媽在那邊幫忙,我看了我姨家的小樓,就對我爸媽說我也想住那樣的房子。』14歲的柳運雙憶起過往還有些不好意思。
為什麼『想住那樣的房子』?以前,柳太青家住在一下大雨就漏水的瓦房裡,房子破不說,人多也不夠住。可要住上『那樣的房子』,對家裡有兩個孩子上學、岳母生病需要妻子照顧、自己外出打工一年掙不了多少錢的柳太青而言,談何容易?
2015年,柳太青一家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隨著技能培訓、貼息貸款、獎勵資金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到位,柳太青家住進了三層小樓,『雙艷農家』也在2016年開業了。這幾年,牛背梁和朱家灣的名氣越來越大,游客越來越多,柳太青家的收入也越來越高。『農家樂辦起來後,我們就脫貧了,現在只農家樂一年的純收入就有5萬多元。』柳太青高興地說。
家裡條件好了,在西安讀書的大女兒柳運艷也有了繼續深造的底氣。『剛上學時因為家裡窮,沒有專昇本的打算。現在不同了,我去年考了專昇本,目前在念本科。』柳運艷告訴記者。
女兒是柳太青的希望。如今,女兒可以沒有顧慮地繼續求學,柳太青覺得,日子還有更多希望。
生態飯碗裡的新理念
這幾年,柞水縣抓住旅游資源稟賦,以全域旅游發展作為核心動力,積極探尋旅游產業與脫貧攻堅深度銜接,通過『文旅富民』舉措,讓曾經從事耕作的農民直接進入第三產業,吃上『旅游飯』,擺脫貧困,自信地走上康莊大道。據統計,2019年柞水縣接待游客1015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58.8億元,全縣旅游產業已帶動3500多戶貧困戶1.1萬多人實現穩定增收。
可是,『旅游飯』就能吃得長久嗎?『胡平志』們在思考,過上好日子的『楊傳紅』『柳太青』們也都有了新的認識——發展旅游始終離不開好的生態環境,『旅游飯』要吃得長久還得端好生態這碗飯。
作為柞水縣第一批整村推進農家樂經營的試點村,朱家灣村2010年以來就依托牛背梁景區開辦農家樂,2015年以花錦園、雲林小屋為代表的高端民宿,對傳統農家樂進行轉型昇級,同時引進97號驛站等北美風格鮮明的鄉村民宿和鄉村客棧。2017年,朱家灣村又引入惠達公司整體打造陽坡院子民宿集群,建設13座高端主題民宿,實現從農家樂到客棧到民宿的三級跳。
『為保護好環境,我們在農家樂和民宿的發展過程中嚴格控制數量。現在的理念是不盲目發展數量,而是更注重質量。』胡平志表示,村裡對農家樂進行質量和服務上的提昇改造,有專門的保潔公司清運回收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也逐步完善。
一邊是村裡整體布局的把控,一邊是村民整體意識的提昇。『我們村子是靠生態發展起來的,現在大家的觀念也都變了,對自然資源不再是索取,而是保護,村民都懂得精心呵護一草一木,養好綠水青山。』胡平志說。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秦嶺東部,牛背梁腳下,小康生活觸手可及。
(本報記者陳晨王遠方張哲浩)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香坊區79個垃圾分類投放站昇級 有供暖系統2021/11/01
- 《長津湖》票房超《李煥英》 暫列中國影史榜第二2021/10/31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