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民族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總書記強調:『要加強抗戰遺跡保護開發,發揮各類抗戰紀念設施作用,為開展抗戰研究、展示研究成果、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陣地。』我省以及遼寧、黑龍江境內現有很多重要革命文物遺跡,大量抗戰遺址遺跡資源珍貴,充分挖掘東北抗聯精神的時代動能,對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將具有歷史性意義。

在今年1月吉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吉林省新媒體協會執行秘書長周景超,提出了《關於實施東北抗聯遺址遺跡保護開發利用工程打造東北抗聯教育旅游研學路線圖的建議》,中國吉林網聯合吉林省政府網站、吉林發布推出的兩會直播間也就東北抗聯遺址遺跡保護開發利用話題進行訪談直播,省政協委員、文史專家等紛紛提出積極建議。近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就此議題給予書面答復,並表示將充分參考此建議,結合實際工作,將推動東北抗聯遺址遺跡保護開發,打造抗聯研學旅游品牌。
政協委員建議深入挖掘東北抗聯遺址遺跡需東三省協同聯動

東北抗聯精神能夠為東北全面振興凝氣聚力,在長達14年的艱難歲月中,東北抗日聯軍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精神歷久彌新。如何深入挖掘東北抗聯遺址遺跡?今年吉林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周景超提出《關於實施東北抗聯遺址遺跡保護開發利用工程打造東北抗聯教育旅游研學路線圖的建議》,『從東北三省整體聯動上來看,如果吉林、遼寧、黑龍江能夠在東北抗聯精神上深入挖掘、傳承內涵,在整個工程的協同實施規劃上形成一個合力,互相串聯起來,那麼,無論是從它的影響力,還是從紅色基因傳承方面都能起到卓越的效果,這種一盤棋的思路是格外需要重視的著力點。』中共吉林省委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仲海濤建議,加快推進紅、綠、白融合旅游發展模式,為開展特色旅游提供了一個優質的現實條件。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劉廣提出了『建設抗聯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議,提議將2月20日定為『東北抗聯紀念日』;成立東北抗聯紀念館聯盟;倡議國家申請將東北抗聯遺址遺跡集體納入世界記憶遺產;修建抗聯主題廣場;拍攝《重走東北抗聯路》紀錄片。
中共吉林省委辦公廳、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意見》

在吉林省代表委員多年建言獻策的推動之下,2020年4月28日,中共吉林省委辦公廳、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特別提到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要求加強革命文物,特別是抗聯文物的調查、發掘與研究,建立《吉林省革命舊址名錄》《吉林省抗聯舊址名錄》 《吉林省館藏革命文物名錄》。編制《吉林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規劃綱要》和《吉林省東北抗聯文物保護專項規劃》。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在吉林、延邊、通化、白山等抗聯遺址密集地區,組織實施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七道江會議舊址、東北抗聯一二軍會師紀念地等一批具有示范引領意義的抗聯遺址保護利用工程。

在打造紅色文化旅游提昇工程的話題中,《通知》要求推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旅游產業相結合,開展紅色文化旅游提昇工程,加強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建設,加快培育一批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儲備項目,切實組織做好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新一輪申報和建設工作。完善『抗聯精神傳承線』『抗聯烽火銘記線』和『致敬國門線』等三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
吉林省抗聯文物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經認真研究辦理,近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針對今年1月吉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關於實施東北抗聯遺址遺跡保護開發利用工程打造東北抗聯教育旅游研學路線圖的建議》給予了答復。在答復中首先介紹了吉林省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抗聯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各項工作均走在全國前列。第一,省文旅廳(省文物局)與省財政廳共同啟動了『革命文物保護三年計劃』,樹立了600個保護標志(標識)碑、300個界樁,截止到目前,共登記革命舊址269處,東北抗日聯軍舊址133處,館藏珍貴革命文物724件/套。第二,規劃了吉林、白山、延邊和通化大片區、靖宇縣、渾江區等多個小片區以及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馬村抗日根據地等多個抗聯遺址保護利用重點項目。其中,靖宇縣成立了全國青少年長白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並初步形成了以楊靖宇將軍殉國地為中心、抗聯一二軍會師紀念地、曹亞范墓為重點的革命文物保護片區,白山市渾江區形成了以七道江會議舊址為中心、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成立紀念地、五間房抗聯密營等為重點的革命文物保護片區。第三,為統籌推進東北三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2019年9月,由省文旅廳牽頭,聯合遼寧省、黑龍江省文旅廳成立了東北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聯盟暨紅色景區聯盟。聯盟成立以來,各成員單位不斷交流互鑒、互通有無,最大限度發揮聯盟作用,積極推動東北地區革命文物與紅色旅游工作向縱深方向發展。
吉林省紅色旅游資源豐富高度重視紅色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吉林省紅色旅游資源比較豐富,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吉林省館藏革命文物4萬餘件,革命舊址300餘處。目前,全省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0處,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8處16個景區(景點),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88處、市(州)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28處、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33處。這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游景區(景點)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功能,為吉林省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紅色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是我們發展紅色旅游的寶貴資源。
吉林省將科學規劃、融合資源統籌推進東北三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

對於我省抗聯文物的保護,吉林省文旅廳的下一步工作措施包括科學規劃,加強頂層設計。編制實施《吉林省東北抗聯文物保護專項規劃》(現已將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寫入規劃),構建以楊靖宇、抗聯第一路軍、抗聯第二路軍為代表的特色鮮明的吉林抗聯文物資源體系。結合國家印發的相關法律法規,啟動我省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工作,促進我省抗聯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盡快步入規范化和法制化道路。

融合資源,推動協同發展。借助紅色旅游講解員大賽、紅色故事宣講報告會等載體,加強與兄弟省份的交流,在紅色文化資源上互融互通、連接共享,合力挖掘、整合、宣傳東北抗聯文化。依托東北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聯盟暨紅色景區聯盟,統籌推進東北三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合作機制,廣泛開展紅色旅游合作。
我省明確打造抗聯研學旅游品牌措施

省文旅廳提出了拓展文物價值傳播渠道,發揮博物館弘揚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陣地作用,加強省內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將文物保護利用常識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完善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學習長效機制。在此次答復中,吉林省文旅廳也明確了即將采取『創新突破,打造抗聯研學旅游品牌』的措施。第一,創新保護與展示利用方法。推廣VR、AR等多種技術手段,提昇抗聯遺址的整體展示水平,增強體驗感和場所感,擴大抗聯文化資源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在全國范圍內引領抗聯遺址保護的新模式。第二,宣傳推廣紅色研學游精品線路。在重點推介『抗聯精神傳承線』『抗戰烽火銘記線』和『致敬國門線』3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的基礎上,對全省重點紅色旅游景區景點,進行再挖掘再提昇,為開展東北抗聯教育旅游研學活動提供更多精品線路,打造我省標志性紅色文化品牌。第三,探索建立研學旅行市場主體獎勵機制。鼓勵和引導旅行社開發東北抗聯教育旅游研學產品,和教育部門一起,挖掘東北抗聯精神的時代意義,建設更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一步提高黨員乾部、學生群體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政協委員將積極推動東北抗聯遺址遺跡路線圖的完善
對此,省政協委員周景超表示:省文旅廳對於吉林抗戰遺址遺跡的保護工作非常重視,在頂層規劃設計上也積極吸收了委員的合理化建議,正在編制實施《吉林省東北抗聯文物保護專項規劃》,現已將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寫入規劃,並且還就東北三省的融合協同工作積極謀劃,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下一步,希望吉林域內的抗聯研學旅游品牌能夠積極推動東北抗聯遺址遺跡路線圖的完善,進一步挖掘好東北抗聯精神的時代意義。讓紅色基因傳承融匯於文旅研學、愛國主義教育之中。
記者手記:喚醒植根於東北大地最能凝氣聚力的東北抗聯精神就是強大的文化力量,充分挖掘東北抗聯精神的時代動能,樹立敢於勝利的堅定信念、捨小為大的全局意識、攻堅克難的擔當精神、因地制宜的科學態度、為民靠民的群眾觀念,都是抗聯精神蘊含的寶貴財富,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恆價值,在新時代弘揚偉大抗聯精神,對於振興東北具有重大意義。今年是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網絡媒體傳播講好抗戰故事社會責任重大,為此,中國吉林網發起,將聯合黑龍江東北網、遼寧日報北國新聞等東北三省網絡新媒體進行聯動采訪,推出尋訪東北抗聯遺址遺跡路線圖,共繪全面小康奮斗路上中國紅大型活動,重走抗聯路、凝聚愛國情,為東北三省抗聯遺址遺跡保護、開發、利用積極貢獻媒體的智慧和力量。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香坊區79個垃圾分類投放站昇級 有供暖系統2021/11/01
- 《長津湖》票房超《李煥英》 暫列中國影史榜第二2021/10/31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