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灘區,是指黃河堤壩與黃河水之間的灘涂部分,這裡既是黃河行洪、滯洪、沈沙的地方,也是灘區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空間。
在山東,黃河灘區生活了60萬人。多年來,每到汛期,很多村莊都面臨著受淹的危險。從2017年開始,山東省實施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工程,菏澤一位70多歲的農民畫家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了灘區生活的變遷。

一大早,農民畫家毛吉志專門來到菏澤三合村的村臺社區,這裡的新房剛建好。今天,大伙兒相約來看房,他想用畫筆記錄下這幸福的時刻。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三合村村民陳百堂:又結實又好看,活到70多了,還沒有住過這樣的房子呢。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三合村村民張兆群:現在孩子馬上要結婚了,直接搬過來就當新房了。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舊城鎮鎮長范士武:後面這個是創業車間,可以實現家門口就業。

這裡的村臺社區由政府補貼建設,一家出幾萬塊錢就能住上這樣兩層樓的大房子。畫著漂亮的新區,一輩子生活在黃河灘的毛大爺感慨萬千。

長期以來,黃河汛期的洪水時常讓黃河灘人居無定所。有一間經得住洪水的房子,成為他們向往的生活。毛大爺清楚地記得,他這一輩子搬了四次家。而每一次搬家,他都用畫筆記錄下來。

山東省菏澤市長興集鄉竹林新村農民畫家毛吉志:由於黃河水,蓋好了淹塌了,再蓋,蓋好了又淹塌了,都是為這房子作難。
多年來,山東在黃河灘區陸續實施就地就近築村臺等工程,可是由於資金有限,仍有很多村莊在汛期面臨受淹的危險。

2017年,山東省投資260億元啟動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工程,為了抵御洪水,政府一改原來村民們自己墊高地基修建房臺的做法,集中建設可以抵擋黃河極限水位的村臺,在上面統一蓋新房,周邊配套設施也一並到位。毛大爺成為第一批搬進村臺社區的灘區百姓。

山東省菏澤市長興集鄉竹林新村農民畫家毛吉志:你看這個院子裡你看哈,整個都是條件好得很,路都是水泥路,所以走到哪兒,可以說揚眉吐氣。

現在,黃河灘區的60萬居民已陸續搬遷新居,到今年年底將完成全部遷建工程。有了新房子,生計怎麼辦?政府不僅扶上馬還送一程。以往在灘區,村民們靠種小麥玉米傳統農業模式生活,人均年收入纔兩千塊錢。

如今,新的村臺社區規劃了就業扶貧車間,周邊發展起高效特色農業,僅毛大爺所在的菏澤市2019年灘區3萬多貧困人口全部實現了脫貧。

這幅畫畫的是村民陳更田今年承包的200畝秋葵大豐收。

山東省菏澤市長興集鄉竹林新村村民陳更田:一畝地純收入四千來塊錢,有奔頭,下一年再增加一百畝,打算。

毛大爺的老伴就在陳更田的秋葵地裡工作,每天上午來地裡乾半天活兒,下午回家做家務,一個月有一千多塊的收入。

山東省菏澤市長興集鄉竹林新村村民李景蓮:現在你看吃啥有啥,你穿啥,你想買啥買啥,是不是?

如今在菏澤的黃河灘區,很多人都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人均年收入去年超過1萬元。說起這個,毛大爺還興奮地給我們展示前兩天新畫的幾幅畫。

山東省菏澤市長興集鄉竹林新村農民畫家毛吉志:村裡的人,走上了直播賣貨的這個路。我們竹林新村煥然一新,就過上了這樣的生活。
記者:現在村裡還有小汽車。
毛吉志:現在搬好以後,很多戶都買上小轎車,外村說我們村是小康村。要多活多少年,享這個福。
(總臺央視記者朱虹劉軒)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香坊區79個垃圾分類投放站昇級 有供暖系統2021/11/01
- 《長津湖》票房超《李煥英》 暫列中國影史榜第二2021/10/31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