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45號主席令公布這部法律。大會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28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閉幕。此前一天,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閉幕.
有人說:2020年有多麼不容易,今年的全國兩會就有多麼不平凡。同樣,今年的全國兩會有多不平凡,帶給全國人民的印記就有多深刻。無論民法典還是全國人大涉港決定,無論是不設具體經濟增速還是政協、人大開幕會默哀……今年的全國兩會將永遠寫入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中,並具有催人奮進的恆久力量。
催人奮進,絕非空洞。以民法典為例,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不只具有法制史意義,更具有法治價值。有了這部法典,我們的民事權利將獲得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全社會都自覺依法從事民事活動,減少民事糾紛,化解民事矛盾,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穩定。
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進。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決戰之年。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而全國目前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現在距離年底越來越近,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全國各地各部門再加把勁。
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而奮進。一定程度上說,從『六穩』到『六保』,一脈相承,但做好每一個『穩』和每一個『保』都不容易。以位居『六穩』『六保』之首的就業為例,就業是民生之本,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解決就業難,必須發展民營經濟,有全國政協委員感嘆,當前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著『三難』——產銷難、投資難、兌現難。故此,通過『放水養魚』等措施讓經濟更有活力,勢在必行。
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社會事業改革發展而奮進。『面對困難,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群眾關切的事情要努力辦好。』經濟發展困難,最先陷入低谷的就是困難群體。因此要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讓困難群體有力氣渡過難關,讓民眾有底氣奔向未來,創造美好生活。
奮進是一種姿態,更是一種狀態,一種不達目標不罷休的精神勁,一種迎難而上的精氣神。知之非難,行之不易,只要奮勇前行,總能抵達終點。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種空前的公共衛生事件,我們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戰略成果,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強化責任擔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乾,就能更好地凝心聚力,帶給民眾更豐富的獲得感。(王石川)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松北區高效運轉 防控疫情『七到位』2021/11/03
- 黃軒談從影14年心態變化 稱演員應和觀眾保持距離2021/11/02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