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楊寶玲提出建議,在進一步規范城市管理的同時,因地制宜,釋放『地攤經濟』最大活力。她建議制定統一的『地攤經濟』准入許可標准,從業資格條件和商品入市手續,采取頒發資格證、許可證等方式,給予『地攤經濟』與從業者合法地位。一時間,『地攤經濟』引發廣泛熱議。在疫後重振過程中,重新來激活『地攤經濟』,既能穩就業,又對城市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在過往認知中,『地攤』佔用城市公共空間,給城市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難。隨著文明城市創建步伐加快,近些年各地城管部門對『擺地攤』進行了嚴管。近日,中央文明辦主動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已明確要求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這一舉措極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讓群眾感受到了城市文明的溫度。今年全國就業形勢嚴峻,『穩就業、保民生』成了牽動數以億計人心的大事,現在各行各業正在全面推進復工復產,企業、個人都面臨著不小的困難。就業是民生之本,『地攤』入門門檻低,啟動資金小,經營成本低,船小好調頭,在吸納就業方面有優勢,可以解決個人和家庭生計問題。成都、許昌、杭州等地已經開始為『地攤經濟』松綁,成都臨時設置了佔道經營攤點2234個,允許流動商販經營點17891個,兩個月來,成都不僅保障了近8萬人就業,更讓餐飲業復工率達到98%。李克強總理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說:『要創造更多的新的就業崗位,目前新業態蓬勃發展,有1億人容納就業,我們的零工經濟大概可以容納2億人就業,這需要打破一些不合理的條條框框的政策,讓更多就業崗位成長起來。』在吆喝叫賣、觥籌交錯間,城市煙火氣昇騰,老百姓就業有了保障,消費者和游客也有了更多選擇。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恢復『地攤經濟』為城市生活增添了平易近人之美,但也並不是意味著可以『放任發展』。從『地攤經濟』可以看出一座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各地還要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完善頂層設計。例如,劃定臨時攤點,加強執法引導,讓執法更帶城市溫度。對流動商販加強宣傳疏導,提昇食品安全質量,引導商販合法合規合理經營。同時市場監管部門也要加強抽檢頻次,讓『地攤經濟』活起來,『夜經濟』動起來。城市管理部門還要跟上服務,垃圾及時進行運輸清理,合理疏散人流,確保不紮堆、不聚集。『地攤經濟』與文明創建並不相悖,反而更能體現出城市溫度,『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民生的基本考量,不應讓一些管理方面的顧慮拖住『保民生』的步子,我們更多的應該是在危機中找新機,積極面對困難,化解痛點,釋放消費活力,促進底層百姓就業,接地氣、暖民心。只要不侵害公共利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措施下,保證清潔衛生,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安全,『地攤經濟』就值得鼓勵。
正確對待『地攤經濟』,積極於危機中找轉機,完善頂層設計,盡快細化『地攤經濟』管理措施,形成長效機制,我們一定能更多地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治理溫度,也體會到生活中更多的幸福片段。
作者:周茂盛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松北區高效運轉 防控疫情『七到位』2021/11/03
- 黃軒談從影14年心態變化 稱演員應和觀眾保持距離2021/11/02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