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求學歷與經濟條件『門當戶對』,又渴望性格與價值觀念『天造地設』,不少大齡女青年陷入了『嫁與不嫁』的選擇困難癥。


【數據】
女性被催婚概率比男性更高
據極光大數據顯示,在一線城市生活的28-45歲女性群體中,超過四分之一處於單身狀態,擁有中高收入的她們大部分認同『面包與愛情同樣重要』,十分重視生活品質;
但與此同時,她們面臨的催 婚壓力 也『與歲俱增』,據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統計,女性被催婚的概率比男性高6%左右。
【現象】
大齡女青年成婚戀詐騙目標
在年歲漸增與父母催婚的雙重壓力下,許多大齡女青年也急欲脫單,這給了部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據報道, 一 婚戀詐騙團伙以大齡女青年為主要對象,實施婚戀投資詐騙,在深圳、湖南等全國多省市作案10餘起。今年2月,警方成功將該團伙抓獲,有力保護了廣大女性的合法權益。
【舉措】
完善婚戀交友市場服務標准
為更好地保護女性權益,有人提出規范婚戀網站,打擊婚戀詐騙,為單身青年打造合法、 靠譜的 交友平臺。在這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已做了有益嘗試。去年安徽省發文表示,將完善婚戀交友市場服務標准,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利用大數據建立健全網絡婚戀交友市場經營主體信息數據庫。
【選擇】
嫁與不嫁,都是生活
既要求學歷與經濟條件『門當戶對』,又渴望性格與價值觀念『天造地設』,不少大齡女青年陷入了『嫁與不嫁』的選擇困難癥。不過,在許多大齡女青年 急於脫單的 同時,也有不少獨立女性樂於享受單身生活。有專家認為,女性受教育程度與經濟地位的提高,為其創造了更多樣的人生選擇,是社會多元化的體現。
【大咖說】

盧傳堅(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
客觀上來說,大齡女青年 擇偶難 是有原因的,高學歷、高收入的女性在事業發展過程中,往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努力,其擇偶標准肯定更高,至少要與擇偶對象在同一起跑線上,纔能保證家庭生活的和諧。但女性達到這一高度時,符合標准的同齡男性大多已經結婚,這就要求女性適當調整自己的擇偶標准。

陳海儀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
大齡女青年面臨的 擇偶難 問題,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婚戀觀的培養問題,良好的婚戀觀應從基礎教育開始培養,而當代青年在這方面的教育相對較少。建議相關部門為民眾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做好人們交友與婚戀心理的疏導工作。

許鴻飛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雕塑家)
高學歷女性往往更注重工作與事業,在追求自身價值的同時,也喪失了擇偶的最佳時機,並且缺乏擇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議大齡女青年不要刻意壓抑自己,不要為了找對象而找對象;要認清自己,活出自己,提昇個人魅力。此外,要將生活與工作分開,利用業餘時間積極與人交流,並且學會包容與諒解。

葛彬 (廣東省性別評估委員會專家、中共廣州市委黨校教授)
解決大齡女青年 擇偶難 問題,關鍵在於加強性別平等教育,克服男強女弱的性別刻板印象,認識到男女在權利、責任、機會和結果上處於平等地位,而不僅只有生理上的平等。
此外,相關部門和單位應組織更多的相親交友活動,讓年輕男女有相識交往的機會。在現代社會,婚姻家庭已突破私人領域,具有了公共意義。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元化,女性和男性的婚戀選擇也越來越多,社會、媒體和家長也要適應這種方式,給大齡女青年更多的理解與關愛,不要用貶義的『剩』字來稱呼她們。

耀琪 (資深時事評論員)
一方面,女性事業發展黃金期與婚戀生育 期高度 重合,另一方面,高學歷、高收入女性可能對配偶造成隱性壓力,這兩方面都會導致一些大齡女青年擇偶難。作為女性,要在愛情和財富二者之間選擇最優組合的男性,是很不容易的,只能遷就某一個方面。無論如何選擇都無對錯,但是很難兼得。

徐詩穎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研究員)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關鍵是保持平常心,對婚戀不絕望。同時要積極主動,找到固然最好,沒找到也別著急,對自身條件要保持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在擇偶過程中的優勢和劣勢,明確與自身條件相符的擇偶標准。若不能明確時,可多與家人朋友溝通,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新聞談】
錢江晚報: 80後未婚女青年的被催婚經歷:單是醫生就見過三個
深圳特區報: 深圳警方打掉跨國婚戀詐騙團伙
錢江晚報: 女生學歷高過男生趨勢高知女性面臨擇偶難
眼光是別人的,
生活是自己的,
幸福不將就,愛情 不 打折!
大齡女青年,
應如何擇偶如何嫁?
期待你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