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河北清河:『造血』『授漁』帶動貧困戶就業創業
2019-03-07 10:04: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石家莊3月7日電(記者徐步雲、楊知潤)在河北省清河縣東高莊村一家電商企業內,記者見到了19歲的王軍月。『從這裡騎電動車10分鍾就能到家,一個月能掙三四千元。』為了方便照顧父母,她在縣職教中心參加完電商培訓後,就應聘到這裡做客服。

  王軍月是清河縣許二莊村人,是家中的獨女。五年前,她的母親因意外車禍雙腿失去知覺,住院半年,家裡花光了全部積蓄也沒能痊愈。父親一邊照顧癱瘓的母親,一邊撫養當時還未成年的王軍月。僅靠著幾畝薄田過活的一家人,日子異常艱難。

  『母親有時要去醫院做康復,父親一個人在家裡太辛苦了。』直到去年,已經成年的王軍月想自己掙錢補貼家用,便萌生了外出打工的想法。但父親年齡越來越大,母親又常年臥床,不得不作罷。

  發愁之際,縣職教中心的扶貧技能培訓讓她看到了希望。在幫扶責任人王潤舵的建議下,王軍月報名參加了為期2個月的電商培訓班。王軍月說,以後打算開家網店,自己在家裡創業。

  為貧困戶『輸血』,不如激發他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讓他們自己『造血』。清河縣對所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進行全面摸排,篩選出年齡在20至60歲之間、有勞動能力且有培訓意願的貧困戶104人。其中,已經有89人通過縣裡開設的電子商務、電腦橫機、電氣焊、電工和種養技術等技能培訓班實現就業,就業率達86%。

  『我們的培訓不僅不收任何費用,還給予貧困戶學員每人每天60元的生活和交通補貼,為距離遠、不便回家的學員免費提供住宿。』清河縣職教中心校長馮鐵銳說。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了讓更多貧困戶穩定脫貧不返貧,清河縣依托羊絨、汽配等特色產業,聯合部分規模企業在重點村附近建成27個扶貧車間和扶貧小院,讓263名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縣裡還設立了愛心超市,對積極參與就業的貧困戶給予積分獎勵,通過積分兌換商品的方式調動貧困戶乾事熱情。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