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迎接全國兩會特稿】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2019-03-04 12:25:32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首破30萬億元,出口額、進口額均創歷史新高。

  『得益於40年改革開放,中國外向型經濟取得了巨大成就、站上新的起點。』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副研究員楊長湧表示,在外部市場復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加快培育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

  貿易強國建設開局良好

  對於去年的外貿成績單,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用『好、多、廣、強、優』5個字給予了評價,即營商環境好、外貿企業多、貿易伙伴廣、增長動力強、質量效益優,實現了貿易強國建設的良好開局。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舉措,貿易便利化水平顯著提昇。世界銀行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的排名躍昇至第46位,較上年提昇了32位。

  去年以來,我國主動降低了藥品、汽車及其零部件、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有效促進了外貿進出口的增長。據統計,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由2017年的43.6萬家提昇到2018年的47萬家,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提昇。

  與此同時,我國貿易市場多元化取得積極進展,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基礎上,與新興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貿易合作交往進一步加強,貿易布局更趨合理、商品結構更加優化,外貿發展的質量效益進一步提昇。

  多措並舉促外貿穩增長

  當前我國外貿領域依然存在著較多困難和挑戰,特別是外部環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一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其負面影響可能會進一步傳導到貿易領域。

  『雖然困難和挑戰在增多,增速也可能放緩,但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紮實基礎沒有變,建設貿易強國的前景是光明的。』楊長湧說。

  李魁文也表示,我國經濟長期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沒有改變,中央圍繞穩外資穩外貿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政策紅利今年有望進一步釋放。

  據悉,在減稅降費方面,先行試點的關稅保證保險有望全面展開,中小企業將從中普遍獲益;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其在進口相關科研和科技開發用品時將享受到免征進口稅等優惠。

  此外,在提昇貿易便利化方面,海關等口岸管理部門將繼續推進『多報合一』改革,進出口企業可直接使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一次報送』企業年報,通關『一體化』舉措將給企業帶來更多獲得感。

  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是關鍵

  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加快培育我國外貿綜合競爭新優勢是關鍵,這不僅是基於應對傳統競爭優勢弱化的現實需要,也是促進外貿轉型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

  專家表示,在這一過程中,要加大創新力度,推動我國外貿發展由成本、價格優勢為主向以技術、品牌、標准、服務等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轉變,繼而實現我國開放型經濟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在轉型過程中,要以產業轉型為支橕,加快形成出口競爭新優勢。』楊長湧表示,要積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拓展多元化外貿市場,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同時繼續擴大進口,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夯實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專家建議,要充分發掘並利用好諸如人力資源較為豐富、市場消費潛力巨大及產業配套能力完備等優勢,讓這些比較優勢轉化為我國新一輪開放發展的新優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陽)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2019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