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家園好,新農民越發有奔頭
走進威海市文登區西鋪頭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花園洋房』。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萬多元,村集體純收入4000多萬元,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這是山東威海市文登區張家產鎮(2018年9月27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西鋪頭村發展壯大的秘訣之一就是人纔振興。近幾年,西鋪頭村陸續招聘了50多名大學生,還與國內外知名院校的8名博導建立合作關系。國內知名草莓專家姜卓俊、植物生理學專家鄭彩霞到村後,通過新品種新技術讓草莓大棚產值增加了30%。
文登區委書記吳宏飛說,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推動鄉村人纔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要求,文登區連續出臺多項人纔振興政策措施,把原本在外的本村人纔留下、把國內頂尖的專家請來、讓普通農民變成技術工人,激勵各類人纔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纔華、大顯身手。
除了物質富,更要精神強、鄉風好。濰坊市寒亭區前闕莊村,將當地紅色文化融入豐富多彩的居民文體生活中,還定期舉辦好婆婆、好媳婦評選,引領村民素質進一步提昇;蒙陰縣雲蒙湖生態區,創新設立『農村幸福院養老+孝善基金』新模式,為全區200餘名貧困老人提供了『不離家、不離親、不離村』的集中養老平臺……

這是山東臨沂市蒙陰縣櫻之崮田園綜合體的雪景(2月14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生活美、家園好,是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根本目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全國人大代表、沂水縣沂城街道西朱家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文玲說,去年以來,按照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在基層一線工作中堅持以文化興盛、鄉村善治、共同富裕為主攻方向,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實現物質富裕、精神富有、和諧美麗的統一,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一年來,山東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等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一起抓。臨沂、濟寧等地通過紅色精神激勵、傳統文化滋養、新時代文明引領,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同時,隨著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入推進,一批村痞惡霸被依法懲治、一些軟弱渙散的基層組織得到整頓加強,村民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大大提昇。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