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題:砥礪奮進揮寫中國經濟新篇章——迎接全國兩會中國經濟系列述評之二
新華社記者
四季更替,歲月如梭。2019年『兩會時間』即將來臨。
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意義非凡的年份——
新中國迎來70周年華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入關鍵之年。
舉世矚目,總量站上90萬億元新臺階的中國經濟,如何應對風險挑戰、行穩致遠,如何篤定前行、邁向高質量發展。
壓力下交出不俗成績單
受制於產能過剩、鋼價低迷,位於遼寧的本鋼集團曾一度陷入虧損。過去幾年,本鋼先後扒掉10座落後的小高爐,淘汰落後產能,使企業發展的質量優勢不斷增強。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是本鋼改革發展的『金鑰匙』。全國人大代表、本鋼集團董事長陳繼壯說,從2017年開始,本鋼扭虧為盈。2018年,在產量不變的情況下,本鋼集團收入、利潤和稅費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
老國企煥發出新生機。本鋼的變遷,也是中國經濟巨大韌性、潛力和發展空間的生動寫照。
過去一年,盡管面臨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不斷加大的下行壓力,中國經濟依然生機勃勃。
這是一份提振信心的成績單——
6.6%的增速,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目標,在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中居首位;CPI比上年上漲2.1%,低於3%左右的預期目標;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保持在5%左右……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主要預期目標完成良好,中國經濟展現『穩』的特質。
這是一份更具成色的成績單——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昇至76.2%,增長主動力作用繼續鞏固;民間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增速加快,投資結構持續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到52.2%,工業加快向中高端邁進……中國經濟著力提質增效,展現『進』的態勢。
這是一份溫暖人心的成績單——
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再減1386萬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5%,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中國經濟發展更有溫度,展現『暖』的色調。
『挑戰重重,來之不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評價說,中國經濟在困難和挑戰下展現出強大韌性,極其可貴。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