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新春走基層】重慶綦江農民版畫續寫非遺文化的魅力
2019-02-15 21:10: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創新傳承讓優秀文化後繼有人

  作為重慶的城市文化名片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綦江農民版畫的創作也在潤物細無聲中創新傳承。

  離綦江印象版畫公司不遠,就是綦江農民版畫院所在的綦江區美術館。這裡位於城市中心的廣場上,相比大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春節剛過的版畫院裡顯得有些安靜。

  在一間工作室裡,綦江農民版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成芝已經鋪開紙張、涂料和工具,開始了一個人的創作。

  綦江農民版畫的創作工序較多,先要用鉛筆在白紙上創作出草稿,再用涂料給草稿上色,然後根據草稿在木板上雕刻出圖案,涂上顏料,最後把紙壓在板子上,拓印成畫。今年已經53歲的李成芝,在完成每一道工序時都一絲不苟。

  圖為綦江農民版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成芝創作版畫的過程中,在木板上雕刻出圖案。新華網張免攝

  李成芝出生在綦江區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84年,她參加了在鎮上舉辦的農民版畫創作培訓班,從此就愛上了這門藝術。李成芝至今已創作百餘幅作品,其中80餘幅作品入選省級、國家級展覽。

  『活到多少歲,我就會畫到多少歲!』李成芝笑著說。

  這幾年,除了進行藝術創作,李成芝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就是推廣和普及綦江農民版畫,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一代了解和掌握版畫創作的傳統技藝。她在工作室創作的過程,是全程對社會免費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進到版畫院向李成芝了解這門傳統藝術。

  『去年,我去了主城區的7個小學,給幾千名小學生進行了綦江版畫的培訓。』為了讓孩子們能迅速上手,李成芝設計了一套『速成課』,讓接受培訓的小孩能用一天的時間就基本了解和掌握綦江版畫刻、印、裝框的整個創作流程。

  李成芝還利用參加各類全國民間繪畫藝術節的機會,通過舉辦展覽、專題創作、演示互動的方式,將這門傳統藝術『帶出去』。

  去年,100幅綦江農民版畫的代表作品,在毛裡求斯舉辦展覽,作為綦江版畫院的專家,李成芝現場進行了創作教學。

  『我們版畫院的老師,每年都會對綦江中小學校的美術老師進行培訓。以前版畫的創作群體是農民作者,如今中小學的美術老師已經成為主要的創作力量』。李成芝說。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新起點新征程——媒體新春走基層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