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春節期間,叫個車、寄份快遞、出去吃頓飯、去看個電影……,很多人發現,很多買賣都漲價了。隨便舉幾個例子——韻達快遞表示:春節期間每單加收10元;正月初一全國電影票的平均出票價較去年同期上漲約15%;叫車平臺每單加收6到9元不等的服務費等等。

春節前後,一些行業出現集中漲價的現象,近幾年似乎已經成為常態。盡管人們對這種『春節模式』的經營表現出了一定的理解與寬容,但企盼加強監管、規避亂象的呼聲仍不絕於耳。那麼,春節漲價,究竟是趁機『打劫』,還是合理調價?
『春節式漲價』,你能接受嗎?
近年來,服務行業裡的『春節式漲價』已經非常普遍:洗車價格上漲、理發支出翻倍、保潔費用增加,如果您外出,還可能遭遇住宿漲價。不過在采訪中,不少消費者對此首先是給予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消費者劉女士就說,這是對堅持節日服務的勞動者付出的一種肯定和尊重。
『因為我覺得首先作為一個法定節假日,然後春節又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節日,那麼這些還在提供服務的工作人員本來就有權享有更多的工資,然後即使我認為這是我給他們的,我作為消費者給他們一些過年紅包,我的內心也是比較接受這一點的!』
不過,正如『凡事皆有度』的道理一樣,還有一些消費者表示,『春節式漲價』可以寬容,但不能縱容。武漢市民李女士在接受采訪時提到了網約車的例子。
『一個就是價格的漲幅,另外一個就是漲價的時間區間,還有一點就是提價之後,但是服務卻不能相匹配,比如說我給外賣或者是發布了這個叫車訂單,可能都要等很久,甚至就沒有人接單。還有轎車小年夜開始他們已經大幅提價了,我覺得提前的時間還是太長了。』
李女士提到的變化來自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在春節前發布的一則消息,消息說,1月28日到2月10日,乘客使用滴滴打車需額外支付司機春節服務費,根據地域不同,從1元到9元不等,服務費將全額給到司機,滴滴不抽成。該消息發出後引發了不小爭議。不少人認為,春節期間,網約車平臺采取措施鼓勵司機多上路,或者讓司機拿到比平時更多的報酬,這值得肯定。但關鍵是,司機多拿的報酬由誰出。北京市民秦先生接受中國之聲記者采訪時說:
『我個人認為,網約車的消費,受益方主要是平臺,而且平臺也是經營方,在春節這麼重要的時間節點,平臺完全可以采取少抽成的方式鼓勵司機多上路嘛,感覺完全沒必要采取單方面提高乘客打車費的方式,有點兒不地道。』
對於這樣的觀點,滴滴解釋稱,春節期間,由於休假的網約車司機增多,手機叫車會變得更加困難。因此,加收司機春節服務費,是為了鼓勵司機在春節期間接單,彌補運力不足。
春節服務漲價惹爭議,政府能乾預嗎?
說到這兒,您可能會問,遇到這樣的爭議,政府部門那只『有形的手』去哪兒了?為什麼不能進行乾預呢?對此,湖北瀛楚律師事務所律師黃躍飛向中國之聲記者解釋說,目前,我國《價格法》規定有3種價格:市場調節價、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以上我們說到的眾多消費形式主要是靠市場調節定價。
『我們聊到的,比如說一些春節期間服務行業的漲價,看了一下絕大多數的行業都屬於市場定價的,所以特別是在春節期間,我們知道有的時候因為大家都在售價,然後人力成本會上昇的話,通常來說正常的漲價他不僅是法律,它不會乾預它的定價,而且就是說從我們經濟的規律來說它也是合理的。但是有些時候我們消費者感覺到就是說有的漲量好像非常的不合理,比如漲到五倍漲到六倍比較嚴重的這種情況,目前來說從法律的規定的角度而言,對於市場定價的這種行業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對這樣的一種漲價行為進行禁止。』
另外,黃躍飛律師提醒,如果商家在『春節式漲價』過程中,有價格欺詐行為,就另當別論了。而且,明碼實價並不意味著不是價格欺詐。比如,存在虛構事實、虛標價格,或者先漲價後降價等行為,即使是明碼標價,其實質上也是一種欺詐。消費者這時要摒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怕麻煩心理,勇於監督、主動向12358舉報。
『比如說類似於我沒有這個明碼實價,然後我就是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或者說就是說我有一個明碼實價,我春節期間我來不及高話價碼牌或者說重新定價,我還是用以前的定價,然後對外這樣一個宣傳,但等你來了之後,我在這個價上我再來加價,這種行為都屬於這種不明碼實價違反公平交易原則的。』
黃躍飛律師也表示,在網約車、酒店客房、理發服務等服務形式中,遇到『一房、一車、一發廊難求』的情形,市場已經無法發揮調節價格作用,消費者無法經由行使消費選擇權對不合理漲價發揮抑制作用。因此,政府部門應當對節假日有關服務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公布相關消費市場總體用工成本數據,從而設置漲價『天花板』。
『政府服務職能裡面有一項比較重要,就是說他可能比如說信息的公開,特別是公共信息的一個收集和公開。我覺得就是說在這種春節期間就說政府如果說它可以把一些特別普遍的一些行業,它在這個階段比較合適的一個勞動力的成本的上昇的空間成長的空間,他如果公布這樣的類似的數據,然後給消費者一些參考,或者說給廣大的市場作為一個參考的話,我覺得可能也是對於整個市場的情況有一個引導的作用。一方面就是說對於消費者而言,它也可以去理解商家的漲價是不是在一個合理的幅度當中,就增加消費者對商家的理解,反過來說對這個商家可能也是一個督促一個制約讓它漲價行為。再一個大家就是一個信息量相對來說可以對等的一個情況之下來進行操作。』
央廣記者:張明浩????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