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網絡祝年】『春節消費』折射人民生活日益美好
2019-02-12 18:29:45 來源:荔枝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特約評論員/艾佩韋

  記者10日從商務部獲悉:2019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商品市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據商務部監測,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8.5%。(2月11日《人民日報》)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僅包含物質生活等客觀存在的『硬需要』,也包括衍生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尊嚴、權利等具有主觀色彩的『軟需要』。而不論是『硬需要』,還是『軟需要』,都會在春節這個全年中最重要的大節裡得到充分釋放。『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的消費數據,既是一次人民群眾需求集中釋放的結果,也折射出人民生活正在日益美好的成效。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硬需要』得到極大滿足。物質生活富足是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過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高、社會生產力相對落後,物質匱乏是普遍現象,過年時能吃上一頓有魚有肉的年夜飯、穿新衣戴新帽就是最值得期待的『年味』。當下,經過40年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社會生產力水平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過春節,人們不僅吃得飽穿得新,更吃得健康豐富、穿得新潮舒適。各地餐飲企業年夜飯預訂火爆,某外賣平臺年夜飯訂單量同比增長107%,河北保定、湖北潛江重點監測企業綠色有機食品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40%和18.6%,智能手機、中高端家電、家居產品、時尚服飾等商品熱銷。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價格總體平穩。系列數據的背後,正是不斷豐富的物質生活,從中可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硬需要』已經得到極大滿足。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軟需要』日益成為現實。既要享受豐富的美食大餐,也要享受多樣的精神文化『大餐』,這不僅是春節的『標配』,也是美好生活的『核心元素』。今年春節期間,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旅游過年已成新民俗,家庭游、敬老游、親子游、文化休閑游成為節日期間主流的旅游休閑方式;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歷史文化街區的游客比例分別達40.5%、44.2%、40.6%和18.4%,觀看各類文化演出的游客達到34.8%;全國各地縣、鄉、村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村民當上了『村晚』導演。這些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讓春節更加喜慶熱鬧,讓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昇。『窺一斑而見全豹』,不斷增加的過年選項、不斷豐富的新年俗,離不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發力,離不開公共服務的不斷優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軟需要』日益成為現實。

  作為傳統節日,春節本質上就是一種物質與文化需要的『集合體』,充分呈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春節消費數據,則更能直觀地反映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程度。越來越高的消費水平、越來越多的消費選項,讓人民在感受著傳統和別樣『年味』的同時,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步提昇。而這正是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也是黨和政府不斷努力的成效。新年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期待在新的一年,黨和人民同心同德,朝著共同的方向,努力追夢、奮力逐夢,共創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網絡中國節·春節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