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國春運這一人類年度最大的『遷徙』,都會引來全世界的矚目。2019年春運,預計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9億人次。其中,有近3000萬高校學生和1.8億外出務工人員回家過年。春運前20天,全國累計發送旅客13.95億人次。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年度GDP,也會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關注。國家統計局1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快於人均GDP增速,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中國人的勤勞智慧,在世界上有目共睹。中國人對春節的重視程度,也讓世界為之驚嘆。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勤奮,不曾松懈?為什麼忙碌了一年的中國人,不辭勞苦,千裡迢迢回家過年?因為,家中有親人,家是日夜思念的地方,家是溫暖的港灣,家是責任的所在。奮斗,是為了一年更比一年好;回家過年,是對一年辛勤工作的最好總結。
奮斗,家是動力,是力量,是依靠。為家的事業奮斗,有的是力量,有的是動力,有的是乾勁。回家路上,所有的困難都不是困難,哪怕有風霜雨雪,哪怕坐車要幾十個小時,哪怕要在火車上站到底。
回家過年,就是來到了一個『加油站』,卸下風塵,積蓄力量,繼續以飽滿的熱情奮斗;就是來到一個新的起點,憧憬未來,檢視狀態,重新出發。
心中有家,有牽掛,有向往,所以,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人們,不知疲倦。回家前,親人的熱切期盼,化為輕快的腳步;家中,親人的聲聲問候,似春風拂面;離別,親人的眼神,是愛,是囑托,是祝福。
無數小家的矢志奮斗,不僅改變了一個個家庭的面貌,也改變了整個國家的面貌。據商務部監測,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首破萬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8.5%。數字之中,凝聚著汗水、幸福、親情。豐收的果實,源於全家的期待,由全家分享。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如今,在外工作的人們跟遠方的親人,隨時可以聯系;交通的發達,也使人們回家速度更快,次數增加,但是,回家過年的習慣未曾改變。過年的方式在改變,但是,陪伴親人過年未曾改變。經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旅游過年已成新民俗,家庭游、敬老游、親子游、文化休閑游成為節日期間主流的旅游休閑方式。
今天,許多人已經返回崗位,開始新一年的工作。為家、為幸福、為未來,努力奔跑,只爭朝夕!(千龍網評論員倪恆虎)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