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應騰)沿著村子的水泥路看過去,盡頭轉彎處連接的是一片晴朗藍天,以青山為背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鑲嵌其中……2019年春節假期,回到老家興義過年的許涵,第一次拿起了畫筆,為家鄉畫了一幅水彩畫。
鄉情不泯,根在情在;人雖遠離,情絲不改。
『在外讀大學,哪有不想家的。』家住興義市敬南鎮的許涵,是貴州大學大三的學生。今年回家過年前,為避免像以往那樣走泥濘小道把新鞋弄髒,許涵特意換了雙舊鞋,把新鞋背進了包裡。
車停穩,背上新鞋下車的許涵,鼻頭卻犯了酸——他所熟悉的敬南鎮,那一條條羊腸小道,那一條條泥濘道路,那一個個坑坑窪窪的水坑,如今都變成了平整乾淨的公路。『別說穿新鞋不會髒,就算不穿鞋也不紮腳!』

而在接下來的走親訪友拜年中,許涵纔慢慢了解到,除了敬南鎮主要道路,鎮上的7個貧困村,15個小組都鋪上了水泥路。路修到了家門口,車開進了院子裡,輪胎上再也沒有泥巴……許涵看到,在貴州大山中,『四通八達』的『阡陌交通』早已形成。
數據顯示,2018年興義市脫貧攻堅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全面完工,實現了『組組通』建設三年任務兩年全面完成的目標。除了許涵所見到的變化,2018年,這場『組組通』硬仗,已將貴州鄉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歷史改寫。
路通財聚,脫貧致富指日可待。整潔的硬化路,像搭建好的鄉村『舞臺』,可以預見的是,大學生『逆流』下鄉,將成為貴州鄉村『舞臺』上的『主要演員』。

對大學生而言,回鄉創業,不僅要有勇氣,信心更是珍貴。而如今,一路通,百業興,更點燃了年輕大學生回鄉發展的激情。
『大學畢業了,我創業的首選之地就是我的家鄉!』許涵告訴記者,今年他是家鄉『組組通』公路的受益者,來年,他也要成為『組組通』的貢獻者。『你看,沿線老鄉出行越來越方便,外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了。』許涵向記者透露了自己的『小目標』,『大四我要抓住機會好好實習,積累經驗,再次回鄉時,利用家鄉的生態優勢,在「賣山賣水賣風景」中找商機。』許涵說,自己計劃搭著「鄉村旅游」的順風車,打造一家個性化的農家客棧。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