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天回?』
『不知道,沒通知。娃呢?』
『來,姑娘,問問「乾媽」記得你不。』
這『乾媽』實際上是親媽。小年過後,貴州黔西縣素朴鎮衙院村張燈結彩,第一書記蘇婷(上圖右)歸期未定。電話那頭,丈夫有些無奈,笑稱她不算孩子的親媽。
頭紮馬尾辮、鞋面上沾滿一層黃泥、身材嬌小的蘇婷,看上去乾練十足。掛完電話,胳膊酸痛難忍。她沒有告訴家人,最近一連7天在地裡刨坑,趕在過年前,帶領老鄉們種下了200多畝刺梨。
『這一年,我只當了兩天家長,挺慚愧的。』2018年2月,蘇婷將兩歲的女兒托付給保姆,只身來到衙院村駐村扶貧,在省城工作的丈夫放心不下,將孩子接到貴陽。雖然兩地相距不足百公裡,一年到頭,她僅僅跑過兩趟貴陽。
駐村以後,蘇婷牽掛最多的,是衙院村的貧困戶。『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和老百姓打交道,既要能說,更要能乾。』駐村伊始,蘇婷接到整治人居環境任務,風風火火組織衛生檢查,對不達標的人家一一傳達整改標准。然而,村民們並不買賬,依然我行我素,更有甚者惡語相向。
『祖祖輩輩都這麼生活,突然有人說三道四,他們自然不樂意。』當頭炮沒打響,蘇婷決定改變策略。掃牛糞、擦門窗、洗被子、規整陳設,放下姿態,每次上門走訪,蘇婷先主動找事做,拿實際效果跟大伙講道理。這招果然奏效,即使再髒亂的環境,經她兩次示范,也漸漸變得整潔。
一年時間,蘇婷的手掌布滿老繭,膚色從白皙變成黝黑,乾起農活來卻是樣樣精通。『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抓實乾還是裝腔作勢,他們心裡都有本賬。』搬過數十斤重的石板,蹲過高溫的蔬菜大棚,不管是危房改造,還是產業發展,瘦弱的蘇婷總是衝鋒在前。她總結出一條經驗:讓老百姓信服,唯有身體力行。
蘇婷也有軟硬兼施的辦法。40歲的李恩穩曾經念過中專,不甘於務農又無一技之長,久而久之戴上了貧困戶帽子。蘇婷找到林業部門,好不容易為他爭取到護林員公益崗位,老李卻嫌待遇低拒絕上崗。
『你給我立個字據,保證以後好好上班。』蘇婷這次沒有示范,而是劈頭蓋臉一通『懟』,把李恩穩的致貧原因揭了個底朝天。老李無可爭辯,以短信立誓,安安分分上崗護林。3個月後,蘇婷再次收到短信,嘗到自力更生甜頭的老李,對她表示感謝。
2018年,衙院村貧困戶有3戶順利脫貧,剩下的12戶也有了著落。前不久,村裡成立民生資金監督委員會,蘇婷全票當選為負責人。她心底明白,一張選票就是一份信任,這是老鄉們對她駐村成績的最高認可,這一年沒白乾。
『照顧好我們的小家,盡力呵護我們的孩子,待到全面脫貧奔小康之時,我一定加倍償還欠下你和孩子的一切。』這是新年蘇婷寫給丈夫的家書,她請丈夫再次理解自己。
《人民日報》( 2019年02月10日04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