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如火如荼,民俗表演、社火等輪番上演,給群眾端出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未來網西安2月5日電(記者趙楠楊飛)傳統文化呈異彩,豬年春節年味濃。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也是民族的靈魂。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豬年春節期間,多種形式活動就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

秧歌扭起來,日子火起來。陝北秧歌是流傳於陝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地方傳統舞蹈,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主要分布在陝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等地。豬年春節期間,秧歌就舞出了新時代人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能給人以視覺上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等。每逢過節或新婚喜慶,人們便將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家中窗戶、牆壁、門和燈籠上,節日的氣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熱烈。

豬年春節,人民群眾也感受到了新時代撲面而來的文化惠民氣息。新春走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如火如荼,民俗表演、社火等輪番上演,給群眾端出了一道道『文化大餐』。走向復興的中華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勇氣,向著美好生活的幸福彼岸逐夢前行。

『歪果仁』喜歡中國對聯,彰顯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諸如舞龍舞獅、貼春聯、掛燈籠等等,這些中國傳統的慶祝春節的習俗也已慢慢地融入了一些國家的本土文化。中國春節越來越成為世界節日,加拿大、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甚至已經把中國春節確定為本國法定節日。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橕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這個春節,無處不在的傳統文化氣息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度和中國自信。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