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寒假前的期末考,鄭州黃河科技學院大二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學生被一道分值為40分的綜合運用題給難住了。
這道不拘一格的『燒腦題』包含了四個小問:結合本人姓名,論證《西游記》是自己所寫;主持一個飯局,請《聊齋志異》中人物吃飯;杜麗娘游園,幫杜麗娘發『朋友圈』;楊玉環、李香君任選其一,如果生活在今天,你認為她適合什麼職業,並簡要說明原因。
看到第一問後,學生們先是一愣,最後在監考老師的提示下,答案變得五花八門。
在請聊齋人物吃飯這題中,吝嗇的請燕赤霞吃青菜,因為他是道士吃素;貼心的請寧采臣吃烤腰子補補,因為他跟女鬼在一起,陰盛陽衰;索取的請菊花精黃英吃飯教自己發家致富,請狐女嬰寧表演魔術逗大家開心;愛和事的請黑山老妖、小倩和寧采臣一起吃飯,希望勸說老妖成全年輕人的愛情。
學生們的奇思妙想,令命題教師張彩麗忍俊不禁,直呼,『學生們太可愛了。』
近年來國內眾多高校紛紛創新命題形式,『怎麼考』比『考什麼』變得更引人注目。
有的以選擇題、填空題、連線題的形式考察學生的到課率。如2015年,南開大學法學院的一道『神考題』,要求考生辨認上課老師的照片,答對了不得分,答錯或不答的不及格。
更多高校的期末考題不再局限於紙上談兵,把專業知識和特定的場景相連,讓考生產生代入感。2016年,湖南長沙某高校大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期末考題,讓考生試從量變與質變的視角,談談如何追到心目中的男神或女神。今年,四川大學信息分析與決策技術課的期末考題為,用概率計算你該考研、找工作,還是該創業。
有人讓學生評價自己。山西太原師范學院校公選課『旅行與人文攝影』課的教師宋繼東出的一道考題是:寫給老宋的一段話!
而每逢期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蘇德超布置的考題總讓人意想不到。
今年他出的『哲學核心問題(形而上學)』期末試卷(開卷)有這樣一道題目,『22世紀,地球環境惡化,人類全部移居外星,上千年後,為了緩解人類「水土不服」的癥候,你作為一名歷史學家被派回地球取土壤,降落到地球時,你發現類人機器人社會還在有序運轉,你在它們的哲學雜志上會看到什麼?』
這位把『冷門中的冷門』上成很多學生『選了四年都沒選上』的熱門課老師,希望創造或生活或想象的場景,激發學生學習和思考哲學的熱情。
談起創新初衷,《中國古代文學》任課教師張彩麗說,以往這門課的考試形式,不是讓學生寫一篇文章就是出一些詩詞背誦、名詞解釋一類的常規題,在學校不加派監考老師的情況下,自己一個人監考常常有學生抄手機,答案雷同的現象屢見不鮮。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苗懷明在《紅樓夢》研究課上的『花式作業』給了她啟發。這份作業裡甚至包括了請『紅樓』人物吃飯、給金陵十二釵找對象等讓人耳目一新的內容……張彩麗說,這樣的考題既能張揚學生個性,也能考察其對古典名著的熟悉程度,『消化、吸收了纔能創新』。
蘇德超的體會是,好的期末考題應既具專業性,又能激發學生答題的欲望,還能很好地區分學生,且不能太看重標准答案。在他看來,考題不專業,單純的嘩眾取寵和讓學生感覺沒話說,寫一些自己並沒有真切感受和無法理解的東西,同樣有違教育的初衷。
『對我來說,考試是我的最後一課,當學生看到我試卷的時候,他會發現老師還有些話在上課的時候沒有講完,現在在試卷上講出來了。』蘇德超想傳達的教學理念是:回到生活,回到問題,回到文本。其設置的好課標准是:銳化感覺,激發想象,挑戰智商。
同濟大學法學專業大三學生陳慧同樣認為考試是教學的延伸,不只是考題,教師平時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也應與時俱進。『好的期末考題應以專業性為前提,但又不僅僅拘泥於課本知識,要有時代性,既能考察出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讓學生做完題後獲得啟發。』
如今,隨著考題命題形式的新穎、多變,判卷標准問題也屢被提及。『畢竟是考試,總是要分出高下。』因此,蘇德超強調,在改卷這件事上,命題人必須要有明確公平的評分標准,太在意個人的主觀感受,就可能有失公允。
『考試的公平,並不取決於有沒有標准答案,而取決於是否用同一把尺子去量;考試的權威也不取決於有沒有標准答案,而取決於量尺的專業性。』每年改卷,蘇德超的做法是,先隨機抽出幾份卷子,給個分數試評,然後再將所有的試卷整體瀏覽一遍,最後再給出確定的分數。
本著對學生負責的原則,張彩麗花了整整一周時間閱卷,而同一門課往年的閱卷時間不過兩天。認真看過所有考生的答案後,她定了兩個判卷標准:小說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情感特征是否借助創意表現到位;語言的表述是否生動、嚴謹。
實際判卷的結果是,高分考生屈指可數,一些學生經檢驗對原著根本不熟悉。比如杜麗娘游園這題,有考生描述杜麗娘游園時的狀態用的詞是『高興』,這就與原著相悖了。
不斷創新的期末考題中,也有不少雜音。1月20日,廣西北海藝術設計學院《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期末考卷上,出現了多道諸如『你與異性有過性交往嗎?艾滋病好在什麼地方?』『你將來想要小孩子嗎?你想斷子絕孫嗎?你要不要借一個好的種?』等讓人大跌眼鏡的題目。
『考試的目的在於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這些考題和思政課根本毫無關系,完全背離了期末考試的目的。』看到這份考卷後,南昌大學大三學生胡奕昕直呼尺度太大,在她看來,這份帶有侮辱和窺私性質的期末考題已完全跑偏了。
陳慧也在微博上看到了這份試卷,讓她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樣一份不堪入目、荒腔走板的卷子為何會出現在學生的手中。在她的印象中,期末考卷都得經過學校嚴格的審查。她認為,這份考卷的不嚴謹性及隱含的歧視思想可謂『有毒』,『創新不是隨心所欲,考題形式可以不按套路出牌,但是內容絕不能「歪樓」,必須符合專業的基本標准。』
『創新不是鼓勵出來的,是自然而然的。鼓勵的話容易讓教師走偏,不再是奔著跟教學配套的考試出題,而是奔著那個鼓勵。』蘇德超介紹,在武漢大學,任課教師在命題方面有相當大的自主權,但是學校對試卷也有十分嚴格的把關機制。正常情況下,需要經過任課教師、教研室主任和學院教學秘書的三重審查。
他同時指出,考題搞怪肯定不行,但判定一份試卷搞怪還是不搞怪,關鍵取決於教師在課堂上講了什麼?這位教師想考什麼?學生是否領會到了教師的意圖?只要上課是專業的,評分的標准是專業的,考卷內容跟上課的內容密切相關,就不存在標新立異的問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