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改革開放40年·共話三農】增強獲得感 農村公路為鄉村振興再添新動力
2018-11-23 15:59:04 來源:央視網  作者:楊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農村公路的建設從未間斷,中國的農村路從『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到現在村村通的硬化路,從之前的物流閉塞到如今農村網絡零售額突破萬億……40年來,國家先後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農村公路建設,如今,已經讓6億農民『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成為了現實。一條條便民惠民的交通線,不僅方便了農村百姓的出行,更為中國的鄉村振興注入了無限動力。

  國家政策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1978年,中國農村公路裡程只有58.6萬公裡,大量鄉鎮和村莊都不通公路,信息傳遞不暢,物流運輸不通,農產品出不去,人纔資源進不來。改革開放後,國家加大對農村公路的支持力度,國家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設,先後出臺多項相關政策,為鄉村公路提供制度性保障。1998年1月1日頒布的《公路法》是農村公路的龍頭法。200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掀起了『十一五』農村公路建設的高潮。2015年初,交通運輸部出臺了《關於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明確2020年實現『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總目標。2015年底,交通運輸部印發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2018年11月,交通運輸部印發《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辦法》,明確我國農村公路建設工程要實行質量責任終身制。同時,每一項政策,都聚焦了突出的問題,不斷完善農村公路法治保障,加快實現有路必養、有路必管,切實解決制約農村公路發展的體制問題,建立農村公路長效發展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公路更是取得了矚目的成績。根據交通運輸部最新公布數據,截至2017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總裡程已達到401萬公裡,佔公路網總裡程的84%,通硬化路鄉鎮和建制村分別達到99.4%和98.4%。5年間解決了406個鄉鎮、6萬多個建制村通硬化路問題。『村路硬化到地頭,公共交通到村頭』是如今農村公路的一個生動詮釋。據統計,截至2018年6月,全國通客車的建制村總數已達到55.5萬個,建制村通客車率提昇至96%,公共交通出行已成為老百姓的最佳選擇。農民朋友『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已成現實,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也在不斷增強。

  農村公路為鄉村振興再添新動力

  改革之初,在農村廣為流傳一句『要想富、先修路』的口碑,生動的詮釋了公路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40年改革開放,40年道路變遷。如今,一條條公路不僅打通了城市與農村的鏈接,也讓農民由昔日的貧窮閉塞走向了富足開放。農村公路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綠色通道,有效帶動了農村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產業日益興旺起來。

  依托農村公路建設,電商已經在我國廣大農村迅速發展起來。農村公路讓城鄉之間的物流往來更加便捷,不僅實現了『土貨』進城,還讓『網貨』下鄉。根據農業農村部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已經超過1.2萬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超過2400億元,農村網店近千萬家。電商已經帶動廣大農村2800多萬人的就業,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農村公路+旅游產業』則為農民致富增收找到了另一條路徑。旅游業作為農村經濟轉型昇級的綠色產業,對於推動我國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生態公路』『環湖公路』日益增多,特色農村旅游、森林旅游、生態旅游、扶貧旅游快速發展起來。以山西省為例,僅『十三五』期間,全省農村旅游公路建設規劃項目266個,總投資約184億元,建設規模約4120公裡。目前,山西農村旅游公路鏈接了A級風景區49個、森林公園23個、傳統村落70個。一大批具有旅游性質的農家樂、度假村等也快速興起,有力的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要想富,先修路』朴實而又深刻地揭示了交通與經濟發展的規律。『人便其行,貨暢其流』,一條條鄉村公路,不僅滿足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更支橕著廣大農村經濟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建好』農村公路,只是起點。要想農村公路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更要『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要讓農村公路成為廣大農村群眾的致富路、幸福路,農業農村發展的振興之路。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