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萊文化、青年和體育部博物館司前司長卡裡姆長期從事考古及歷史研究工作。他說:『1408年,當時的浡泥國王就是從這裡出發訪問中國。他後來在華病逝,被明朝永樂皇帝以王禮厚葬在南京。習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也提到了這一段歷史。』
河邊的一座小島,是古代海關的遺跡。當年,來自中國的商船來到這裡,將瓷器、茶葉、絲綢等貨物卸下,然後滿載著香木、珍珠、珊瑚以及蜂蜜返航。這裡也因此成為文中兩國貿易往來的歷史見證。
在海事博物館裡,珍藏著一艘當年往返於中文之間的商船沈船的遺物。打撈起來的瓷器、金屬制品等文物訴說著當年那繁盛的貿易景象。卡裡姆指著一個展品說:『這是文萊古代盛水器皿,制作時采用了中國制瓷技術,做得很精細,是中國為文萊定制的。可見在中國明朝時期,文中兩國民間就有了比較深入的交流。毫無疑問,中國的先進技術提昇了文萊民眾的生活品質。中國船隊給當地帶來的是和平,留下的是繁榮。』

文萊中華中學學生用毛筆書寫『一帶一路』。人民日報記者孫廣勇攝
責任編輯:焦志明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