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引領網信事業發展的思想指南——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論述綜述
2018-11-06 08:14:46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溫紅彥 張 毅 廖文根 徐 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臺建設,加強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積極發展網絡安全產業,做到關口前移,防患於未然。要落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責任,行業、企業作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承擔主體防護責任,主管部門履行好監管責任。要依法嚴厲打擊網絡黑客、電信網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等違法犯罪行為,切斷網絡犯罪利益鏈條,持續形成高壓態勢,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要深入開展網絡安全知識技能宣傳普及,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

  突破核心技術,建設數字中國,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信息化發展的基石。

  我國互聯網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發展成就,網絡走入千家萬戶,網民數量世界第一,已成為網絡大國。但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同建設網絡強國戰略目標相比,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在互聯網創新能力、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共享、產業實力等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術上。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緊緊牽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

  『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在2016年4月19日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人人都懂的砌房子作喻:『一個互聯網企業即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裡,那就好比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

  面對一浪趕一浪的新技術革命,如何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在今年4月20日召開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下定決心、保持恆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要抓產業體系建設,在技術、產業、政策上共同發力。要遵循技術發展規律,做好體系化技術布局,優中選優、重點突破。要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金融、財稅、國際貿易、人纔、知識產權保護等制度環境,優化市場環境,更好釋放各類創新主體創新活力。要培育公平的市場環境,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要打通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銜接的綠色通道,力爭以基礎研究帶動應用技術群體突破。

  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纔競爭。建設網絡強國,必須有一支優秀的人纔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研究制定網信領域人纔發展整體規劃,推動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讓人纔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纔智充分湧流。

  為把互聯網人纔資源匯聚起來,習近平總書記還指示相關部門『要采取特殊政策,建立適應網信特點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要建立靈活的人纔激勵機制,讓作出貢獻的人纔有成就感、獲得感』『要探索網信領域科研成果、知識產權歸屬、利益分配機制,在人纔入股、技術入股以及稅收方面制定專門政策』『在人纔流動上要打破體制界限,讓人纔能夠在政府、企業、智庫間實現有序順暢流動』『改革人纔引進各項配套制度,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纔制度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網信事業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今年4月20日召開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應該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信息化發展,整體帶動和提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要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要推動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農業、服務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要堅定不移支持網信企業做大做強,加強規范引導,促進其健康有序發展。企業發展要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更好承擔起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要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政務公開、黨務公開,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構建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更好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

  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

  浙江烏鎮。隨著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臨近,來自全球的八方賓客齊聚中國江南水鄉,共商『網』事。

  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已經成功舉辦了4屆。從發來賀詞,到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再到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對每屆大會都給予矚望。

  正是站在烏鎮的講臺,習近平總書記率先提出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應堅持的『四項原則』: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他還就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出『五點主張』: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

  『烏鎮聲音』成為引領互聯網國際合作的友誼之聲。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尊重網絡主權、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贏得了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贊同,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對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設想由來已久。

  2014年7月16日出訪巴西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在巴西國會的演講中指出,『雖然互聯網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每一個國家在信息領域的主權權益都不應受到侵犯,互聯網技術再發展也不能侵犯他國的信息主權。在信息領域沒有雙重標准,各國都有權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互聯網對人類文明進步將發揮更大促進作用。同時,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不同國家和地區信息鴻溝不斷拉大,現有網絡空間治理規則難以反映大多數國家意願和利益;世界范圍內侵害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網絡犯罪等時有發生,網絡監聽、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

  在2015年12月16日召開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雖然是無形的,但運用互聯網的人們都是有形的,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讓這個家園更美麗、更乾淨、更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國際社會應該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加強對話合作,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開展雙邊、多邊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應對網絡安全面臨的挑戰,共同維護網絡空間的公平正義,共同分享全球信息革命的機遇和成果。

  2016年9月3日,杭州,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習近平總書記把創新增長方式設定為杭州峰會重點議題,推動通過了《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能關上,也不會關上。我們要鼓勵和支持我國網信企業走出去,深化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做到「國家利益在哪裡,信息化就覆蓋到哪裡」。外國互聯網企業,只要遵守我國法律法規,我們都歡迎。』在2016年4月19日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時隔兩年,在今年4月20日召開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國際網絡空間治理應該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發揮政府、國際組織、互聯網企業、技術社群、民間機構、公民個人等各種主體作用。既要推動聯合國框架內的網絡治理,也要更好發揮各類非國家行為體的積極作用。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等為契機,加強同沿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建設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之所以能推動網信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就在於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的正確引領。當今世界,一場新的全方位綜合國力競爭正在展開。能不能適應和引領互聯網發展,成為決定大國興衰的一個關鍵。加強黨中央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網信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我們就一定能構築國際競爭新優勢,在奮力推進網絡強國建設中更好實現億萬人民的偉大夢想。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