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掌握了互聯網,誰就把握住了時代主動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深刻洞察力,就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提出一系列重大舉措,形成了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推動我國網信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
枕水人家的木門徐徐打開,世界互聯網又將進入『中國時間』。2018年11月7日,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浙江烏鎮舉行。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注互聯網的發展。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親自擔任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在這次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正處在這個大潮之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深。
也正是在這次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的『課堂』搬到了中關村,其中『授課老師』多為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家和科研人員。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增材制造、雲計算、大數據、高端服務器等技術研發和應用情況後指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
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
2015年12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烏鎮視察『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時指出:『互聯網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對很多領域的創新發展起到很強帶動作用。』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我們要用好互聯網帶來的重大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橕』『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善於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提及互聯網,體現出他對網絡強國戰略的深入思考。
今年4月20日,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加強網上正面宣傳,維護網絡安全,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加強網信領域軍民融合,主動參與網絡空間國際治理進程,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今天,互聯網已經成為一個社會信息大平臺,億萬網民在上面獲得信息、交流信息,這對他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對他們對國家、對社會、對工作、對人生的看法產生重要影響。
互聯網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也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變量。
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共同理想,沒有共同目標,沒有共同價值觀,整天亂哄哄的,那就什麼事也辦不成。我國有13億多人,如果弄成那樣一個局面,就不符合人民利益,也不符合國家利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同心乾,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同心圓』思想,要求網上網下形成同心圓。『什麼是同心圓?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在2016年4月19日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網絡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動,等等,這樣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和打擊,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網絡進行欺詐活動,散布色情材料,進行人身攻擊,兜售非法物品,等等,這樣的言行也要堅決管控,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深刻改變著輿論生成方式和傳播方式,改變著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
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
2016年4月19日,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乾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要讓互聯網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懮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
今年4月20日,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要加強網上正面宣傳,旗幟鮮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團結、凝聚億萬網民,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網上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把握好時度效,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更好凝聚社會共識,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築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整體提昇國家網絡安全水平
古往今來,很多技術都是『雙刃劍』,一方面可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來危害社會、危害人民。從世界范圍看,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並日益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
習近平總書記對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系高度重視,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之初,他就敏銳地洞察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要認清我們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充分認識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做好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做到協調一致、齊頭並進,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金融、能源、電力、通信、交通等領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運行的神經中樞,是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點攻擊的目標。「物理隔離」防線可被跨網入侵,電力調配指令可被惡意篡改,金融交易信息可被竊取,這些都是重大風險隱患。不出問題則已,一出就可能導致交通中斷、金融紊亂、電力癱瘓等問題,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和殺傷力。我們必須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在2016年4月19日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互聯網管理提出明確要求。
補齊短板,夯實基礎,纔能整體提昇國家網絡安全水平。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絡力度,加快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確保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
2016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高票通過,成為我國首部網絡安全領域的法律。
從明確提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到突出強調『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再到明確要求『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得到加強,國家網絡安全屏障進一步鞏固。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在今年4月20日召開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樹立網絡安全意識,就做好國家網絡安全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為築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