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北京航食:努力做成百年老字號(改革開放40年40個『第一』)
2018-10-28 11:04:34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林麗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開欄的話

  40年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攻堅克難,我們以敢闖敢乾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闖出了一條新路、好路,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高舉旗幟,不懈奮斗,40個『第一』即是改革開放40年歷史的縮影。總結好改革開放經驗和啟示,不僅是對40年艱辛探索和實踐的最好慶祝,而且能為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強大動力。

  即日起,本報推出『改革開放40年40個「第一」』專欄,敬請關注。

  我國改革開放第一家合資企業是哪家?是1980年5月1日成立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現在,在北京航食三期配餐樓一層,仍然掛著當年獲得批復時的通知。投資雙方分別為:中國民用航空北京管理局,出資300萬元,佔股51%;香港伍沾德先生為代表的中國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出資288萬元,佔股49%。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香港美心集團伍淑清應新華社香港分社邀請到內地訪問。當時,內地食品供應緊張,民航飛機配餐質量差,就連最基本的面包不僅硬還掉渣兒。經營食品業的伍家父女便萌生了在內地做航空食品的想法。

  辦第一家合資企業,不僅要引進資金、技術,更要引入理念和制度。經過多次談判協商,1980年5月,第一家合資企業——北京航食終於掛牌成立了。當時,企業即使有錢,也很難從西方買進先進的設備。這種情況下,伍家父女以香港公司的名義,拿著港幣從法國、德國等地定購面包烤爐、洗碗機等廚房設備。同時,北京航食聘請外籍廚師,終於做出又香又軟不掉渣的面包。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只為航空公司提供一本餐譜選餐,現在光餐譜就有幾十本。從越來越豐富的航空食品中也能看到這幾十年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變化。』1980年,19歲的付燕君便在北京航食工作,如今已成為北京航食行政總廚師長。

  成立之初,北京航食每天只生產配餐600多份,如今日均配餐量已突破10萬份,日均服務航班500餘架次,為德國漢莎、阿聯酋航空、美聯航、日航等30餘家外國航空公司以及國航、東航、南航等多家國內航空公司提供機上配餐服務,提供2500多種餐食。

  未來,第一家合資企業將如何發展?北京航食總經理布赫說:『近年來,海關、商務等政府部門便利化改革力度很大,給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同時,企業自身也要發力,不是所有的店都能輕易成為百年老字號。我們要有所作為,在實踐中接受檢驗,努力做成百年老字號。』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