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從傳統固化的觀念,轉向用全新的現代化產業鏈理念來認識國有和民營經濟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這一點絲毫不會動搖。』日前,習近平總書記給『萬企幫萬村』行動中受表彰的民營企業家回信,勉勵廣大民營企業家堅定發展信心,踏踏實實辦好企業。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話語,不僅是對『兩個毫不動搖』的再次重申,也是對廣大民營企業家的巨大鼓舞。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經濟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為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人們常用『五六七八九』形容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可以說,如果沒有民營企業的發展,就沒有整個經濟的穩定發展;如果沒有高質量的民營企業體系,就沒有現代產業體系,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就是支持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國家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明確的、一貫的,而且是不斷深化的。對於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三個沒有變』的判斷:『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同時,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寫入憲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是不能變的,也是不會變的。無論時代場景怎樣變化,黨中央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決心都不會改變,廣大民營企業家也應該有這個定力和信心。
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要關口,既是爬坡過坎的攻堅期,也是大有作為的窗口期。』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面臨著『應戰—成長』的發展轉型。任務固然無比艱巨,機遇卻也蘊於其中。中央反復強調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完全可以各展其長,國企不把發展基礎築牢,民企創新後勁必然不足,國企要打造全球競爭力,也離不開民企參與,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國有企業多處於產業鏈上游,在基礎產業和重型制造業等領域發揮作用,民營企業越來越多地提供制造業產品特別是最終消費品,兩者是高度互補、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關系,未來中國經濟將走向高質量發展。我們必須從傳統固化的觀念,轉向用全新的現代化產業鏈理念來認識國有和民營經濟。
今天,面對經濟轉型昇級的挑戰,面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促進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相輔相成、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我們纔能抓住時代機遇、共同做大發展蛋糕,推動中國經濟的航船行穩致遠。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