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四大主場外交,習近平深入闡述這一理念
2018-10-20 11:59:36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回望十九大一年間]四大主場外交,習近平深入闡述這一理念

  新華網記者 張敏彥

  【學習進行時】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連續出席四大主場外交活動,深入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一周年之際,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回望十九大一年間』系列之《四大主場外交,習近平深入闡述這一理念》,為您梳理解讀。

  這個星球,我們生於斯、長於斯,『風雨同舟,榮辱與共』。

  這個世界,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

  這個『地球村』的世界,『各國日益利益交融、命運與共』,『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緊相連』。

  黨的十九大一年來,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一場接一場的主場外交活動,習近平都深入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要理念。

  發揮政黨責任,『共飲一泓水』

  『世界各國人民應該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張開懷抱,彼此理解,求同存異,共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2017年歲尾,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的主旨講話中強調。

  作為黨的十九大之後我國舉辦的首場重大多邊外交活動,此次對話會聚集了來自120多個國家近300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領導人。

  對話會上,習近平發出共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業的號召,宣示中國共產黨願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正如此次對話會海報——『共飲一泓水』:中國素有以茶會友、品茶論道的文化傳統,寓意共話建設美好世界的宏願。

  面對復雜多變的世界,政黨如何擔負起責任與使命?

  『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話語鏗鏘,如洪鍾大呂,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責任擔當,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天下情懷。

  對話會分組專題會上,一位中共黨員代表向外賓介紹了習近平從村支書到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成長經歷。外國政黨代表感嘆,數十年的歷練,使習近平對國情民生的掌握真實而充分,從而能完全圍繞人民利益作出決策。

  這體現的,正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大同的執政情懷。習近平強調,『我們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本身就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貢獻。』

  『一如既往為世界和平安寧作貢獻』;

  『一如既往為世界共同發展作貢獻』;

  『一如既往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作貢獻』。

  對話會上,習近平用3個『一如既往』,宣示了中國共產黨對世界的莊重承諾。

  主動擴大開放,共創美好未來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讓我們堅持開放共贏,勇於變革創新,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邁進,共創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

  2018年仲春時節,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作重要主旨演講,發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

  當今世界,面臨著許多共同問題和挑戰,沒有國家可以獨善其身。『開放還是封閉,前進還是後退,人類面臨著新的重大抉擇。』習近平在演講中指出。

  『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中國人民將繼續與世界同行、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釋放的信號,彰顯出中國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的堅定意志和決心,彰顯出中國與世界同行、為人類謀福的遠見卓識。

  開放,既是發展自身的需要,也是造福人類的大業。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

  中國人民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推動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民生活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

  站在40周年改革開放的時間節點上,站在『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海南省,習近平宣示對外開放再擴大、深化改革再出發,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詮釋了新時代中國著眼世界長遠未來的天下情懷與擔當。

  面向未來,習近平為各國攜手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明確路徑——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對話協商、共擔責任』;

  『同舟共濟、合作共贏』;

  『兼容並蓄、和而不同』;

  『敬畏自然、珍愛地球』。

  在歷史和現實中把握世界發展的邏輯和潮流,中國將自己的前途命運同各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共創美好未來。

  上合峰會倡『五觀』,共繪『合』的藍圖

  『繼續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同舟共濟,精誠合作,齊心協力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攜手邁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2018年孟夏之時,習近平在上合組織擴員後召開的首次峰會——青島峰會上,同與會各方論『上海精神』、提中國方案、謀地區合作、繪發展藍圖。

  『上合』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成員國的經濟和人口總量分別約佔全球的20%和40%。

  擴員之後,上合組織安全合作潛力更大,肩負的責任更重,承載著地區各國人民和國際社會更多期待。這一責任,既是為地區謀發展的使命,也是『為世界謀大同』的擔當。

  『提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

  『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

  『秉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

  『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青島峰會上,習近平提出齊心協力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五『觀』,贏得會場內外廣泛認同。『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中國理念、中國方案正式寫入了上合組織青島宣言。

  『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

  短短二十字的『上海精神』,與儒家文化倡導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一脈相承。新形勢下,『上海精神』煥發新的生機,不僅關乎上合組織成員國超過30億人的福祉,也關乎世界的和平發展、人類的共同命運。

  上合組織密切協調立場、關注地區熱點、應對各類挑戰、完善全球治理……為區域合作和全球治理提供了『合』的澎湃動力。

  中非攜手逐夢,為世界謀大同

  2018年初秋時節,習近平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的主旨講話,再次向世界昭示中非『攜手共命運、同心促發展』的堅定決心。

  『真誠友好、平等相待』『義利相兼、以義為先』『發展為民、務實高效』『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習近平主席對中非『特色鮮明的合作共贏之路』作出清晰概括。

  這四對詞組,不僅僅是對中非合作共贏之路的描述,更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涵義的最新闡述。一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國和非洲,攜手同行、同心共命運進入新階段。

  此次峰會作為2018年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活動,展現了中國『為世界謀大同』的不懈努力。

  新時代,中非合作之手將握得更緊。

  習近平在主旨講話中提出『六個攜手』:攜手打造『責任共擔』『合作共贏』『幸福共享』『文化共興』『安全共築』『和諧共生』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共築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根本遵循。

  合作共贏之路,中非闊步前行。在『十大合作計劃』全面落實的基礎上,習近平提出未來3年和今後一段時間重點實施『八大行動』,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指明了行動路徑,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典范。

  中非攜手前行、同心逐夢,共同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篇章。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