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開創未來
『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摘自黨的十九大報告
178個——這是同中國建交國家的最新數字。
今年,短短4個月內,薩爾瓦多、布基納法索、多米尼加同中國建立或恢復外交關系。正如薩爾瓦多總統桑切斯·塞倫所評價:這是『正確的一步』。同中國建交將給每個薩爾瓦多人帶來更多機遇。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國際『朋友圈』的擴大,無疑是中國與世界互融互通進一步加深的縮影。
『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有力宣示,為世人錨定共創美好未來的夢想方向。
外媒評價,這是在中共十九大上確立的中國外交學說中最重要的要素,成為中國整個對外政策的支柱之一。
今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召開,確立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以『十個堅持』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對外工作的政治保證、歷史使命、實踐宗旨、理念原則、戰略布局、發展方向等基本問題,為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明確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這一年來,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視野更加開闊、目標更加高遠、格局更加宏大、步伐更加從容。

9月3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今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舉行。這一主場外交活動以其規模之大、規格之高,為中國同世界的互動標注上新刻度。
曾在峰會前一個多月剛剛同習近平主席會晤過的盧旺達總統來了,中非合作論壇三個新成員岡比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布基納法索的總統或總理來了,剛剛連任尚未舉行就職典禮的馬裡總統來了……9月3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一番熱情洋溢的主旨講話,令現場嘉賓紛紛起立鼓掌致意。
掌聲回蕩在歷史長卷中。從黨的十九大後中國舉辦的首場重大多邊外交活動——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到今年舉行的多個主場外交活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聲音贏得世界各方共鳴。
一年來,習近平主席還多次踏出國門,到訪8個國家,參加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以元首外交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呈現新風貌——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訪問越南、老撾,深耕周邊、輻射全球,在黨的十九大後為中國外交開拓新局;訪問中東非洲五國,以近50場活動,拉緊發展中國家攜手前進的紐帶;赴俄羅斯出席東方經濟論壇,積累打造構建周邊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實踐。
主客場並進,雙多邊結合,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外交全面拓展,中國堅持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之路,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朋友圈』越來越大。
銳意進取、開拓創新,進一步深化改革,理順外事工作體制機制——
一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中國與世界發展大勢,有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勇於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深化全方位外交布局,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開創新局面。
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改名為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加強黨中央對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改革國事訪問歡迎儀式,彰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面貌、新氣象;推進領事保護與協助的立法工作,更好維護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的安全與正當權益……
從去年10月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到今年3月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世界見證著中國共產黨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和堅定決心。
這一年來,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與世界一路同行,繼續主動擴大對外開放,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更為彰顯。
現在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空前緊密。
國內經濟社會發展應該怎樣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逐夢路上,我們要怎樣與世界攜手同行?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宣示。
2018年10月9日,一個分裝在12個集裝箱內的龐然大物亮相上海洋山港!
從德國漢堡港經海路而來,這一名為『金牛座』的龍門銑床是即將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最大展品。它總重達156噸,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將在智能及高端裝備區進行展出。
獨行快,眾行遠。中國向世界張開雙臂,歡迎其他國家搭乘中國發展『快車』『便車』。進口博覽會參展企業中,包括G20全部成員,覆蓋超過5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身處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的中國,以積極有力的步伐,踐行著與全球共贏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