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湛江:南方大港 鑄強新時代『鋼筋鐵骨』
2018-10-14 18:02:58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何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海和?州是我的一雙管鑰,我是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一首《七子之歌·廣州灣》唱出了湛江的亙古滄桑、歲月煙雲,也形象地說明這座港城是我國的『天南重地』,祖國的南大門。

  懷抱歷史,繼往開來。今日的湛江,承載著改革開放賦予的生機與責任,實現了發展蛻變,這座南方大港繼成為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後,又被定位為我國首批『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支點城市,全國經濟海洋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而湛江鋼鐵、石化、航母產業群的集聚合力,也讓港城跨越發展,煥發生機。

  發揮大港優勢『寬懷大肚』廣納『八方巨輪』

  資料圖

  1953年,面對當時國際形勢的迫切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在湛江建設一個全新的商港。解決困難,自行設計。1956年5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自行設計、建造的現代化深水海港——湛江港正式開港。

  三面環海的湛江,水域寬闊,水深浪平,自古以來就是天然的深水良港,是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自1956年開港以來,湛江港從2個萬噸級泊位,年吞吐量不足90萬噸的港口,發展成為擁有37個生產性泊位,年吞吐量接近3億噸,與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通航的南方大港,這是當年的湛江港人未曾想到的。

  『海運百年無我份,而今奮起多興旺。』目前,湛江已成為全國沿海25個主要港口之一、『一帶一路』戰略支點港口、西南沿海港口群的主體港、中西部地區貨物進出口的主通道和中國南方能源、原材料大宗散貨的主要流通中心。在擁有30萬噸級航道的基礎上,正在加快推進航道改擴建工程,滿足40萬噸級船舶通航,從而為企業降低運輸成本,進一步適應目前全球物流市場變化。

  港口的興旺發展,一線工人最有感觸。湛江港鐵路分公司楊向東已經在港口工作了28年,體會到現在的工作相比以前更忙碌了。作為湛江港下屬鐵路公司,分公司的工人現在每天需要裝卸超2000多輛卡車的貨物。而『機車醫師』楊向東說,他的工作狀態也從過去的『慢慢修』轉變為對應運火車『零故障』的工作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湛江港改制完成,港口形成了跨越式的發展,30萬噸位深水航道的建成,也使得湛江成為亞洲地區的領先大港。』談到港口的未來建設,湛江港發展部規劃科副科長羅國強說:『我的年齡在一天天增加,看到湛江港也在一天天變大,作為港口人我很自豪。隨著未來港口布局的進一步擴大,我們有信心將港口吞吐能力擴倍,「再造」一個湛江港!』

  站在忙碌作業的湛江港碼頭上,湛江港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龍海東指著美麗平靜的海灣對記者說:『風從海上來,改革進行時。湛江港也要乘風而上,順勢而為。我們在貫徹實施創新、協調、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的同時,要進一步發揮海上絲綢之路支點港口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對外開放能力,努力建設成國內一流,區域領先,綠色與智慧並存的港口。』

  緊緊圍繞國家以及廣東省、湛江市關於『十三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湛江港將實施『深水化、大型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戰略,全面推進戰略轉型昇級。預計到2020年,湛江港岸線長度將達到11700米,生產性泊位增加至44個,通過能力將從2017年的10063萬噸增加至17000萬噸。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