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因其獨特的田園風光而吸引八方賓客,因舉辦博鰲亞洲論壇而蜚聲中外。『這裡常住人口也就3萬左右,節假日日均游客卻能達到五六萬人次。』博鰲鎮黨委書記馮瓊介紹,隨著以『多規合一』為引領的《博鰲亞洲論壇特別規劃區規劃修編(2017—2035)》公布實施,博鰲劃定開發邊界,控制開發強度,扮靚田園底色,明確建設方向,努力打造最具吸引力的休閑與康養基地。
風貌管控:扮靚田園底色
瓊海市規劃委一樓辦事大廳,前來『套圖』的人進進出出。『他們套的是「多規合一」圖,企業或個人報建,建設用地符合「多規合一」圖,纔能獲得規劃許可。』市規劃委工作人員黃妙娜介紹。
這個2017年9月掛牌的新機構,主管全市的空間規劃編制和督察,集納了住建、環保、國土、農林、海洋等部門的規劃職能。『「多規合一」解決了多部門各行其是、規劃打架等問題,讓規劃修編工作更便利。』黃妙娜說,2017年5月,瓊海市啟動博鰲亞洲論壇特別規劃區總體規劃修編,不用再挨個部門看規劃圖,而在『多規合一』圖的框架下進行核減、調配。
這次修編,核減了特別規劃區范圍內約4.3平方公裡建設用地,增劃了耕地、林地,為『博鰲田園小鎮』的打造提供保障,扮靚田園底色。核減出來的建設用地指標,調配到嘉積、潭門、中原等瓊海市其他鄉鎮,從而盤活了存量。
『我們以「多規合一」為「綱」,以其他規劃和設計為「目」,邀請國內頂尖規劃設計團隊,把博鰲的每個區塊、每個村莊、每條道路、每塊農田、每棟建築都精細規劃好,綱舉目張地繪就田園藍圖。』瓊海市委書記何瓊妹說。
博鰲鎮還啟動區域永久性建築三維實景航拍及調查,搜集並標注了約26544棟單體永久性建築物、1548棟大型房地產建築。今年2月,博鰲鎮以此為基礎,建立起全省首個鎮域規劃建設管理三維實景電子檔案庫,所有建築的電子測量長度、高度等數據與實地誤差不超過7厘米。同時,按照風貌管控要求,鎮政府組織拆除博鰲地區違建3萬平方米,近千棟建築完成『平頂改坡頂』改造,修復龍潭嶺及周邊生態破損區域1100多畝。
『逢建必報,違建必查。這幾年,隨著農房報建制度的實施和打違力度的加強,博鰲百姓基本都知道建房須報建。』博鰲鎮規建所工作人員王正福說,今年4月,鎮政府與各行政村黨支部書記簽訂打違控違責任狀,把風貌管控責任壓實到村一級。
風貌管控為博鰲小鎮高效發展騰出了優質空間。2017年4月以來,博鰲鎮吸引碧桂園、融創、新發地、神農等企業投資近3億元。
精細規劃:提質美麗鄉村
博鰲沙美村天生麗質,倚靠金牛嶺,枕臥九曲江,面朝生態濕地沙美內海,『山水林田湖』俱全,距離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僅6公裡。
過去,沙美人沒看出這青山綠水好在哪兒。村莊建築雜亂無章,牲畜家禽滿地跑,連條可供小汽車行駛的村道都沒有。房子佔著田、田裡套著林,橫亙在沙美內海裡的大小幾十口魚蝦塘,是村裡最大的產業。然而,風險大的養殖業,始終沒讓沙美人真正富起來。
『別說外來投資了,我們自己都不願意待在村裡,全村2/3人口外出謀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馮錦鋒說。
2017年,博鰲亞洲論壇特別規劃區總體規劃修編公布實施,將沙美村列為重點打造的樣板村。從民居、風貌到產業,沙美村循著規劃,來了一次徹頭徹尾的靚化。路、光、水、電、氣等『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下地,全村建起了4個污水處理站,568畝魚蝦塘讓位給紅樹林濕地,860畝農田流轉給企業做高效熱帶農業開發。從此,林是林、田是田,村裡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的改動,都得照著規劃來。
『幾十畝蝦塘養了10年,捨不得呀。不養蝦,能乾啥?』村民何忠瓊起初腦筋沒轉過彎。後來眼看著村莊一天天變樣,沙美村成了公園,沙美內海的魚又游回來了,游客日漸增多。周圍的鄰居紛紛轉產,開起了民宿、書吧、農家樂、電商等。在三亞做旅游工藝品生意紅紅火火的富戶王挺亮,也回來創業了。何忠瓊心動了,今年6月,他用20萬元的『退塘還林』補償款在自家院子開起了農家餐館。『做餐飲,不用像養蝦那樣成天提心吊膽,比外出打工強。』
在政府鼓勵引導下,博鰲地區村民成立6家合作社與企業共建農業公園、美麗鄉村,近千戶村民通過土地和房屋出租獲得財產性收入,300多名群眾實現就地就業。
極簡審批:優化營商環境
距離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另一個6公裡』,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正在崛起。這裡已聚集40多家知名品牌醫療健康企業,在乾細胞臨床研究、腫瘤治療、醫療美容抗衰、輔助生殖等4個方面初步形成產業集聚;對接項目101個,開工項目27個,總投資240.54億元。博鰲超級醫院、一齡生命養護中心等7個項目建成運行或試運行。
5年前,海南博鰲瑞達麥迪賽爾國際醫療中心副院長武向東來到樂城先行區,被眼前『一片水稻田、水電路不通』的景象潑了冷水。『各種規劃打架導致項目的前置條件太多,進展緩慢。招商人員看來很好的項目,就是推不動。』樂城先行區管委會醫療旅游局副局長代曉龍說,一個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建設,至少得429個工作日。
2015年6月,樂城先行區作為海南省『多規合一』改革三個試點園區之一,開始試行規劃代立項、區域評估評審代單個項目評估評審,企業『承諾公示制』,多部門『聯合驗收機制』,項目退出機制,園區項目按照准入清單管理和『一個窗口』審批等6項改革。改革後,社會投資項目落地所需時間縮短至58個工作日。這樣的提速『驚到』了武向東。『2015年11月11日,我們到瓊海市工商局辦工商執照,一個窗口受理一天就辦下來了。』武向東說。
先行區內准入項目不再進行立項,無須編制可研報告。按目前先行區平均每個項目總投資10億元計,實施『規劃代立項』和區域評估代替單體評估後,為先行區27個動工項目節省約6993萬元。『我們沒必要跑完國土再跑規劃,先行區管委會派專人全程跟蹤服務、協調解決問題,所以特別快。』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項目經理王閃閃說,項目在取得土地使用權後,僅用不到10個月便建成並達到試運營標准。
『把產業政策落實好,就是最大的營商環境。』代曉龍說,隨著相關審批權限下放,先行區也在積極對接,推進『一藥一碼』、保稅倉等監管體系建設,保障先行區內的項目准入快、落地快、運營好。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