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日,游人在新疆和田市大漠胡楊景區游覽。新華社記者杜剛攝
和田市旅游局局長張文介紹,今年和田市旅游呈現『井噴式』增長,游客主要來自京津皖三地的旅游專列和包機,『政府依托大漠、胡楊等優質旅游資源建設景區,讓游客飽覽勝景的同時也帶動南疆老鄉脫貧致富。』
在祖國西南。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特布洛鄉谷莫村村民洛比拉坡來說,舉國歡慶之際,自家也迎來喜事——他養殖的100多只雞上市了;通過『第一書記』和村組乾部手把手的幫扶,家裡的新居創建成省級民俗旅游達標戶。
他高興地說,國慶後,自家就要摘掉貧困戶的帽子了!
洛比拉坡家的牆上貼著一張《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攻堅承諾書》,簽字日期為2016年5月9日。『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脫貧摘帽』……通過兩年的努力,洛比拉坡兌現了這份承諾。
坐落在大涼山腹地的谷莫村,交通閉塞、自然條件惡劣,是典型的脫貧攻堅『硬骨頭』。這些年,乾部們著力激發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並通過『以購代捐』,幫鄉親們養殖的生態土豬、閹雞、土豆打開了銷路。
『以前覺得能吃飽飯就行了,吃什麼無所謂。自從搞了精准扶貧,從養成洗臉、洗手、勤打掃的習慣,到養雞、種花椒、種核桃,我纔曉得自己能乾那麼多事,日子原來可以過得這麼有滋味。』洛比拉坡說,『祝願國家越來越好,老百姓的日子像火把越燒越旺!』
井岡山下。革命老區永新縣歡度正式退出貧困縣後的第一個國慶節。
江西省永新縣高橋樓鎮的白堡村,一片金黃的稻穗正迎風搖擺。脫貧戶陳繼山站在自家承包的稻田裡,臉上寫滿豐收的喜悅。
『我今年承包了60畝水稻,現在已經豐收了2萬多斤,我打算一部分去殼碾成米賣了,一部分留著冬天釀酒。』陳繼山告訴記者,這幾年村裡的變化特別大,過去泥濘崎嶇的道路得到硬化和拓寬,農用車開得進來,犁田、收割全都機械化操作,『明年我還打算多養幾頭牛增加些收入,相信將來的日子肯定比碗裡的米酒還要甜!』
早年間,陳繼山被查出患有肺結核,並引起了肺氣腫和心衰,高額的治療費用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一家生活陷入窘境。隨著脫貧攻堅工作深入展開,陳繼山被列為紅卡貧困戶,夫妻兩人的醫藥費報銷比例逐年增加,『真要感謝國家的好政策,今年2萬多塊錢的醫藥費,絕大部分都是由政府兜底的。』
『希望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我們脫貧後也要繼續加油乾,讓以後的日子更加有奔頭!』陳繼山樂呵呵地說。(采寫記者:樊攀、王海洲、朱雨博、陳弘毅、管建濤、許舜達、周穎、王默玲、張斌、杜剛、馬鍇、吳光於、范帆)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