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今年中秋,不回家的他們這樣過節
2018-09-23 08:25:43 來源:新華網  作者: 程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上海9月22日電(記者 程思琪)中秋將至,上海的大街小巷都彌漫著節日氣氛。許多在滬工作的人拎著行李,踏上回家的旅程。不過,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或因為工作、或因為生活,無法返鄉與家人相聚共度中秋,但都用各自獨特的方式慶祝屬於自己的中秋佳節。

  地鐵是生活在上海的人們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在上海地鐵安全運營的背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智慧和汗水堅守崗位,這便是上海地鐵維保公司工務分公司專職搶修隊。

  每當節假日來臨之時,總有一道『「大家」還是「小家」』的選擇題伴隨著他們。是選擇堅守上海地鐵千萬乘客出行安全的『大家』還是回到『小家』吃一頓熱騰騰的團圓飯?和其他隊員一樣,搶修隊成員吳小飛也選擇了『大家』。隨著秋收時節的臨近,家中有不少農活要乾,遠在安徽老家的父輩們年事已高,吳小飛理應回去擔起『小家』的責任。但他最後還是放棄了回家,選擇在假期繼續為上海地鐵保駕護航。

  『中秋節大家都回去和家人團聚,但為了地鐵的安全運營,總要有一些人堅守崗位。』吳小飛的工作時間從晚上八點一直到早上八點,除此以外,每隔一天,他還需要進行一次連續24小時的值班。說起中秋怎麼過,吳小飛告訴記者,這個中秋在上海值班的同事還有很多,大家打算每人買一塊食堂做的鮮肉月餅,一起過中秋節。

  與吳小飛同樣不回家的還有眾多奮斗在大城市的創業者,戴嘉澤便是其中一位。『自從創業以來,在我的時間表中,節假日與工作日就沒有區別了。』戴嘉澤說,『所有的事情都變成自己的事情,所有的時間也好像都是工作時間。』

  戴嘉澤來自湖北武漢,讀完研究生後就一直留在上海工作。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放棄了穩定的教師工作,並於去年7月創立了自己的英語類教育短視頻公司。戴嘉澤告訴記者,創業後回家的次數就越來越少,『因為我們的教育產品可以在線觀看,即便有時候不能及時回家,家人也能通過我們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序了解我最新的工作成果。』

  這個中秋,戴嘉澤又不能回老家了,但他表示會推出一款中秋主題的英文短視頻,通過工作的方式來傳遞對家人的祝福。『當他們看到我的這款新產品,也一定能夠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思念和祝福。』中秋期間他還要為節後的創業大賽做准備,『中秋團圓飯就和同事一起叫個外賣吧。』

  同戴嘉澤一樣,許多年輕人都熱衷於通過『叫外賣』來解決每天的用餐問題,甚至在節假日也不例外。而作為一位『外賣騎手』,康茂生也同樣會在中秋節堅持工作,為每一位訂餐的客人送去他們的中秋美食。

  『我的老家在甘肅,回家一趟單程就要20個小時,太遠了。』康茂生說,『而且過節期間也會有更多客戶選擇送餐到家的服務,我們不能因為放假了就降低了服務質量。』

  平日裡,康茂生的工作都是在深夜十二點纔結束,今年的中秋期間也依然如常。雖然妻子也在上海工作,但由於二人作息時間的不同,夫妻倆經常見不著面。『早上妻子起床時,我還在休息;晚上我下班回家,她通常已經睡了。』康茂生笑著說,今年中秋節想在下班後帶妻子出去賞月吃夜宵,『算是過一個節』。

  最讓康茂生放心不下的還是遠在老家年僅一歲半的兒子。『每次我下班了,孩子也睡了,想聽他叫聲「爸爸」都難。』想到兒子在視頻中對他喊『爸爸,抱抱』的情景,康茂生紅了眼圈。

  在這座城市,像康茂生一樣無法回家的人還有千千萬萬,雖然原因各不相同,但對家的思念卻是一樣的。『今年中秋節,我打算抽空給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打個電話,哪怕是幾分鍾也好,總要把祝福親口告訴他們。』康茂生說。

責任編輯:楊金光
網絡中國節·中秋節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