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中秋】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
『賞川戲、川茶,品川菜、川酒,吟詩作賦迎接我們的節日。』9月19日上午,一場頗具詩意的中秋文化活動在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廣場拉開了序幕,上千群眾在濃濃節日氣氛的襯托下開啟了為期一周的中秋文化活動之旅。
德陽中秋文化活動以『尋古蜀文化名城、建美麗幸福家園』為主題,通過吟詩、賞月、傳統手工制作等方式,吸引了全市范圍內群眾參與。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根脈和靈魂,展現了城市魅力,守護著城市的根與脈,承載了城市最核心的基因。『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上午10點,數十名兒童身著漢服,登上舞臺誦讀三字經,將現場觀眾帶入了傳統文化氛圍中。舞蹈《炫年畫》讓大家感受到了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的綿竹年畫的魅力。
在舞臺的另一側,川劇、綿竹年畫等傳統文化展示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在剪紙、糖畫等傳統民俗、技藝體驗區,市民們對傳統民俗技藝表現出了濃厚興趣,紛紛動手體驗傳統民俗、技藝的魅力。
在活動現場,以傳統手工技藝制作而成的中江手工空心掛面、孝泉果汁牛肉、什邡板鴨、廣漢纏絲兔等眾多本土特色名優特產,讓市民飽了眼福和口福。在寫滿中秋祝福的神秘禮盒裡,市民們通過參與中秋猜燈謎、網上互動小游戲等活動,既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又贏取了本土特色傳統文化產品。
中秋節最重要的習俗當然是吃月餅。在當天的活動現場,德陽市還給現場民眾准備了特色月餅。『以前中秋節都是吃點月餅就行,很少參加這樣的傳統文化活動,沒想到老家還有這麼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外出打工多年的市民邱越鴻說,在中秋節這樣特殊的傳統節日裡,能和家人一起吃月餅,感受德陽的優秀傳統文化,十分有意義。
作為一座年輕的工業城市,德陽市內各類文化遺產、歷史遺跡豐富多彩,有三星堆古蜀文化遺址、龐統祠三國文化遺址、中國德孝城、孔廟等歷史人文遺跡,以及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的綿竹年畫、劍南春酒傳統配制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
德陽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中秋文化系列活動,在深挖德陽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進一步展示德陽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場精神文化互動大餐。
《光明日報》( 2018年09月22日04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