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寫在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喜看稻菽千重浪 億萬農民慶豐收
2018-09-22 18:44:01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18年9月22日,在位於中國農業博物館門前的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慶典活動准備工作已經就緒。(人民網張桂貴攝)

   豐收,凝結起中華文明的澎湃力量

  『農雖舊業,其命惟新』,中國是農業大國,高質量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也是現代化農業必須堅守的原則。

  『一飯膏粱,維系萬家;柴米油鹽,關系大局』。中國農民創造了以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佔世界22%人口的奇跡,讓中國人把飯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是一場不容小覷的深刻變革。實現工作導向的重大轉變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調整,推動農業來一場質量革命。讓農業產業鏈延長、價值鏈提昇,讓農村動能轉換邁出實質性的步伐,農業轉型昇級來日可期。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發端,改革的高速發展讓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的提昇與滿足。農民兄弟在國家發展中地位舉足輕重,這些平民英雄們用一滴滴汗水和一顆顆果實,構築了我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礎。

  『農民不種地,城裡餓肚子』,中國人對土地和鄉村的熱愛伴隨著延續千年的田園生活方式早已深烙在骨子裡。但在現代化生活高質量發展中,很多人似乎忘卻和忽略了廣大農民對於美好生活的重要貢獻及保障。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段空白。

  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釋放情感、傳承文化、尋找歸屬、凝心聚力』需要『以節為媒』。上下聯動、多地呼應、節儉朴素、歡慶熱烈的農民豐收節作為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被賦予全新的時代內涵;宣傳展示我國農耕文化的悠久厚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融合,進而增強中華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五谷豐登、國泰民安,是自古以來天下百姓共同的心願,是億萬農民的美好期待。天南地北、精彩紛呈,農民豐收節調動的是全國人民的融合互動,情感共通。共慶農民豐收節,鄉村做主場,農民就是主角。韓長賦曾說:農民豐收節的節慶形式要讓廣大農民來創造。

  豐收節,根植傳承著豐厚的農耕文化,打造美麗鄉村的亮麗名片,烙印著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凝聚起億萬農民的蓬勃力量,提昇著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

  『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

  時間正好,微風不躁,遠處豐收節的歡慶氣氛正濃,全國人民與農民兄弟一起共承重任,共慶美好。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