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寫在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喜看稻菽千重浪 億萬農民慶豐收
2018-09-22 18:44:01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15年7月16日,習近平在延邊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稻田同村民和農技人員交流。(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金氣秋分,涼蟾光滿,桂子飄香。

  當太陽直射赤道,二十四節氣跳躍到秋分時節,神州大地,處處充溢著濃郁的稻?香和麥穗黃,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約而至。收獲的喜悅在各地彌漫,全國上下,一片歡騰。

  從綠水青山的浙江安吉,到農村改革發源地安徽小崗村,從嶺南農業的廣東梅州,到大糧倉的黑龍江綏化,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廣袤的田野上迸發著前所未有的活力。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一號文件發布到確立中國農民豐收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問題,始終牽掛關懷著億萬農民,將『三農』工作列為重中之重,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壯麗圖景正在成為現實。

   豐收,烙印著總書記的深深足跡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笑容寫在農民臉上,幸福留在農民心裡,處處都似披了一身霞光。

  從高空俯矙,『東北糧倉』的吉林稻浪滾滾豐收忙,千畝稻田,淺黃、金黃縱橫交織,層層疊疊金光燦燦。

  三年多前,習近平來到吉林延邊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沿著田埂步入稻田,察看水稻長勢,同正在進行田間管理的村民和農技人員交流。

  『沒想到總書記會走進稻田裡。』『總書記問我水稻都銷向哪裡、賣得好不好,還叮囑我們,「糧食也要打出品牌,這樣價格好、效益好」。』『臨出稻田,總書記祝鄉親們大豐收。』

  正是在這次吉林調研,習近平做出『三個不能』的重要論斷,『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指明了新形勢下的『三農』工作方向。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習近平一直對農業、農民、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

  當年,不滿16歲的習近平主動申請到陜北農村插隊,同鄉親們一起摸爬滾打、同吃同住同勞動。

  在正定,他跑遍了所有村;在寧德,他到任3個月就走遍了9個縣,後來又跑遍了絕大部分鄉鎮。

  一張照片定格了習近平到寧德下黨鄉的考察,陡峭的山路上,他汗流浹背,邊走邊拿搭在脖子上的白毛巾擦汗。他坐了2個多小時的車,又走了2個多小時的山路纔進了村。

  黨的十八大以來,每一次考察調研,習近平都要到農村去看一看,細心惦記著村民的莊稼長勢和收成。

  今年,6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發布一條重磅消息,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這個節日的設立,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務院批復同意的。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介紹說。

  在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成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11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的通知,加緊籌備一系列節慶活動。

  100個品牌農產品、100個特色村寨、100個鄉村文化活動、100個鄉村美食、100個鄉村旅游線路,如火如荼的活動,讓全社會都感受到農民豐收的喜悅。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鼓舞著億萬田間地頭的辛勤勞動者。

  返鄉創業的『新農民』董敏芳說:『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是對農民身份的肯定,也是對新型職業農民這個職業、對現在我們所工作的環境的肯定。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