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你所不知道的寧夏】沙漠邊的城市 以克論淨
2018-09-16 13:16:34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寧夏中衛市地處騰格裡沙漠東南邊,城市環境衛生的保潔難度不言而喻,但是中衛市區內的每一條街道都非常的乾淨,很難看出這是一個沙漠邊的城市,他們還有自己的一套衡量城市衛生的標准,叫做『以克論淨』。

  中衛市城管局環衛檢測員姬學鑫:我是一名環衛檢測員,我剛纔用一平方米的木尺和天平進行道路的浮塵檢測,我們的標准是一平方米的塵土不超過5克,現在我們的合格率達到了95%以上。

  對清掃過的路面進行抽檢,一平方米的路面,收集的灰塵不超過5克,這就是中衛市『以克論淨』的標准。看似嚴苛,但實際上主要是由像這樣的道路清掃作業車來完成的,中衛市的機械清掃覆蓋范圍達到了四分之三。

  中衛市城管局人工保潔隊副隊長高婷:我們的環衛工人跟其它地方比,從外觀上來看就不一樣,他們每天騎電動保潔車上班,每個人還配發了『環衛雲』終端設備,我們的道路塵土主要是靠機械清掃,環衛工人主要負責的是撿拾垃圾。

  中衛市城市路面『以克論淨』的標准,由2012年剛實施時的道路浮塵每平方米不超過25克,地面垃圾滯留時間不超過15分鍾,逐步推進到現在的道路浮塵每平方米不超過5克,地面垃圾滯留時間不超過5分鍾。中衛市鄉村道路也開始了『以克論淨』保潔標准,道路浮塵每平方米不超過30克,地表垃圾滯留時間不超過30分鍾。

  中衛市民張冬:當時我聽到他們說在馬路上『以克論淨』稱灰塵的話,我感覺特別吃驚,我說不可能做到這麼精細,一般這種情況下都是在室內去搞,在室外的話不可能搞到這麼精確。做到了,我見到了並且。

  李蘭芳從2012年開始從事環衛工作,那時的保潔標准沒有現在這麼嚴苛,但是工作強度卻比現在要大很多。

  中衛市城管局環衛工人李蘭芳:因為那個時候我們都是抱著掃帚成天掃著呢,自己騎著三輪車,風一大阻力大的很,現在公司給我們發的電三輪車,有風的天氣騎上比較輕松,現在掃的力度也減小了,現在都是掃車掃著呢。

  中衛市區的環衛作業面比『以克論淨』機械化清掃之前增加了22%,環衛工人的數量卻由原來的578人減少到了現在的378人,收入也由2012年的每月1200元提高到了現在的3000元,保潔成本僅由原來的3.2元每平米上昇到3.7元每平米。成本小幅增加,但城市卻比之前乾淨太多了。

  中衛市城管局環衛工人唐興芳:現在人的素質也提上來了,扔垃圾的人也少了。

  中衛市民王學福:小娃娃都還扔垃圾箱裡頭呢,開車的停下來(把垃圾)擱垃圾箱裡纔走呢,好呢,中衛現在變化確實相當好。

  近年來,『生態立市』成為了中衛市城建規劃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城區綠化覆蓋面積五年的時間就增加了六千多畝。2013年,中衛市開始實施工程治沙模式,五年的時間又將沙漠退後了10公裡。除了環衛工人的辛勤勞動以外,也正是由於中衛市對市內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多年來持續不斷地對周邊沙漠的治理,纔使得『以克論淨』這樣看似嚴苛的標准得以實現。『以克論淨深度清潔』模式已經在寧夏全區范圍內逐步推廣。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