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濟南9月13日電(記者趙秋麗、李志臣)13日,為期5天的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濟南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傳承人雲集山東,為廣大游客和觀眾奉獻一場精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盛宴。
本屆非遺博覽會由文化和旅游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山東省文化廳、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以『活態傳承、活力再現』為主題,體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本屆博覽會采用『一館多點』的辦會形式,除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設置主會場外,還在商河、濰坊等地設置了9個分會場。值得一提的是,主展館的主體展區在布局上打破常規,不再按照省份進行劃分,而是按照傳統工藝展覽項目,分成織繡印染、陶冶燒造、編織紮制、制茶釀造、印刷刻繪、家具文房、中藥炮制、雕刻塑造八個主題,現場活動則分為展演、展覽、比賽、體驗和論壇五大板塊。圍繞『振興傳統工藝與精准扶貧』和『傳統表演藝術傳承發展』兩大論壇,與會專家、學者、傳承人代表共同交流經驗,分享優秀案例,探討非遺保護與傳承領域的難點問題。
本屆非遺博覽會還將深入城市社區、鄉村、學校、公共文化場所、景區、商場等,開展『非遺社區行』『非遺校園行』『舌尖上的非遺』『非遺的世界』等系列活動,打造全國人民看得見的非遺博覽會。100支演出隊伍,深入300多個社區進行展示展演;25所學校開展剪紙、曲藝等校園傳承成果方面的展示和評比,『非遺進校園』教材(一套四冊)發放至學校;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家中華傳統老字號飲食企業進駐高新區萬達廣場,讓參觀者品嘗『舌尖上的非遺』『可吃的非遺』;『非遺影像展』調集珍貴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影像資料70餘部,在各區縣場館展映,展示一個魅力無限的『非遺的世界』。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是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西部一節(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東部一會』兩大全國性節會之一,是充分展現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豐碩成果、引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向的重要平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每兩年舉辦一屆,自2010年起已成功舉辦了四屆。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