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與同齡人相比,『80後』張玉滾顯得滄桑許多,風華正茂的年紀皺紋卻早已爬上眼角。他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大山深處,只為做好一件事:改變山裡娃的命運,托起大山的希望。

張玉滾與孩子們在一起
偶然的鼻子一酸,成了村裡離不開的先生
張玉滾工作的黑虎廟小學位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北部深山區的黑虎廟村,屬於高丘鎮。從地圖上看,這裡距離縣城70多公裡,並不算太遠。然而,一座座大山卻像鐵桶一般,把黑虎廟圍困其中。
走出大山,改變命運,過上好日子,是山裡人世世代代的夢想、心心念念的追求。
2001年8月,師范專業畢業的張玉滾,跟著老校長來到學校,走進自己當年上課的教室,映入眼簾的依然是『破桌子,破水泥臺子,裡面坐著十來個土孩子』。最困難的還在於,沒有老師教這些『土孩子』。看著孩子們清澈無邪、渴望知識的眼神,張玉滾鼻子陡地一酸。
從那以後,21歲的張玉滾與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教後,由於山裡交通不便,張玉滾一扁擔一扁擔將學生的課本挑進大山。這一挑就是5年。
張玉滾清楚地記得,有一年冬天特別冷,山裡潮氣大,滴水成冰,本來就難走的八裡坡,更加濕滑難行。眼看就要開學了,孩子們的書本還在高丘鎮上。正月初十凌晨三點多,張玉滾和另一名老師路喜安就扛上扁擔出發了,一步一滑直到中午纔趕到鎮上。向路邊人家討碗熱水,吃了從家裡揣來的幾個涼饃,他倆又趕緊挑著幾十公斤重的教材、作業本往回走。
晚上十點多,兩人纔走到尖頂山頂。此時,肩膀早已磨腫,腳上水泡連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鑽心。他們實在走不動了,只好找了個山洞,把書本用油氈包起來,小心翼翼地放好,兩人在一旁坐了大半夜。
第二天一早繼續趕路,到了學校,兩人幾乎成了『泥人』,可書本卻被裹得嚴嚴實實的,打開一看,乾乾淨淨,連一點褶皺都沒有。
一根窄窄的扁擔,挑起山裡娃的『上學夢』。家長們常說:『有了玉滾,我們的孩子有希望了。』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