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李旦:北京峰會要讓中非合作提質增效
2018-08-23 11:03:15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高宇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記者 高宇婷)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於9月3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峰會主題為『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外交學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旦表示,即將召開的北京峰會有兩大意義:讓中非合作提質增效,以及就國際治理提出方案。

  李旦表示,2015年,約翰內斯堡峰會提出『五大支柱』,『十大合作計劃』,這次北京峰會則是對約翰內斯堡峰會成果的檢驗。『和以往相比,北京峰會把重心進一步放在質和量上,合作的內涵和層次更豐富,包含經濟、政治、文化、安全、國際事務等合作。雙方對既有項目進行評估,探討更加有效的合作方式和渠道。』

  另外,基於當前的大背景,國際上經濟危機後續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2014年中非貿易額曾達到2200億美元,之後有所收縮。非洲主要出口產品、原材料、大宗商品國際市場價格一段時間比較低迷。而在國際治理方面,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地區和平與安全、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等。

  迄今為止,中國已同24個非洲國家建立了戰略伙伴或全面合作伙伴關系,中非關系定位由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提昇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李旦認為,在這種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大背景之下,中非雙方在國際治理方面合作性凸顯。此次峰會主題提出『中非命運共同體』,在發展、貿易、安全、環境等方面,中非要攜手給世界提出一個清晰的答案,給出一個明確的方向。

  除此之外,北京峰會把『合作共贏』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李旦提出,非洲國家有豐富的能源、礦產、土地等自然資源和11億人口的人力資源,市場潛力巨大。中國在工業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熟的技術、性價比很高的裝備、充裕的資金、企業和人纔,正全面實施經濟轉型和產業昇級。非洲國家普遍希望學習借鑒中國成功的發展模式,中國則願意同非洲國家毫無保留地分享我們的經驗和成果,幫助非洲將人力和資源潛能加快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優勢。從中長期來看,中非合作合作一定是雙方都能受益的,潛力巨大。

  自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啟動以來已有18年,中非關系取得了巨大發展。中非雙方『對接發展戰略、實現合作共贏』已經由美好的願景一步步轉變為鼓舞人心的現實。李旦表示,縱觀當今世界發展,非洲無疑是最具有潛力的區域之一。非洲有11億人口,54個國家,不論是自然資源還是人力資源都還沒有充分發揮,對於想要在國際舞臺上一展身手的中國年輕人來說,非洲都是充滿潛力的一塊土地。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