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阿拉山口:從交通末端變開放前沿
2018-08-17 17:29:39 來源:天山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8月16日上午11時許,在阿拉山口鐵路口岸站,一輛中歐班列一路西行、疾馳而去,即將開往歐洲。

  天山網阿拉山口訊(記者趙敏楊運鵬攝影報道)8月16日上午11時許,在阿拉山口鐵路口岸站,一輛中歐班列一路西行、疾馳而去,即將開往歐洲。

  相當長的時間裡,阿拉山口留給外界的印象只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吹石頭跑,鳥都飛不了』,但1990年,國家批准建立阿拉山口口岸,因毗鄰哈薩克斯坦,與哈薩克斯坦德魯日巴口岸實現鐵路連通。

  從此,東起中國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逾萬公裡的第二座亞歐大陸橋貫通,可以說,鐵路的連通拉開了當地騰飛的序幕。

  2011年,渝新歐國際班列從阿拉山口出境,打通了中國內陸與歐洲的陸路大通道,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蓉新歐、漢新歐等班列相繼開通。

  而這些國際班列上裝載著從全國各地發來的電子產品、工程機械、服裝百貨等,沿著歐亞大陸橋穿越亞歐大陸腹地,最終抵達中亞、歐洲國家。而來自歐洲、中亞的汽車配件、機械設備、日用品也經由此地日夜兼程運往國內。

  中歐班列停靠在鐵路沿線。

  阿拉山口是中國向西面對中亞、西亞乃至歐洲距離最近、最便捷的口岸。阿拉山口市經濟發展局局長張學海介紹說,中歐班列一列不少於41節車廂,換裝一列只需要一個多小時。一天至少有四列到五列火車從這裡發出,駛向歐洲或中亞五國。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現在貨源越來越充足,越來越多的商品會選擇中歐班列運輸,以前是裝不滿,現在是裝不完。』張學海說。

  阿拉山口鐵路口岸365天不間斷通行,海關通關也如此。據了解,阿拉山口海關持續開闢中歐班列『綠色通道』,由原先『24小時預約通關』改為『全天24小時驗放』。

  2018年1-7月,阿拉山口海關共監管進出境中歐班列1328列,同比增長32.40%;貨運量57.76萬噸,同比增長55.86%,共計106236個標箱。

  截至目前,阿拉山口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累計突破6000列,達到6031列。

  中歐班列進出口貨物示意圖。

  此外,為更好地服務中歐班列開行,特別是中歐返程班列搭載更多的貨物入境,阿拉山口先後獲批若乾個指定口岸資質,例如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國際郵件交換站等。

  目前,每年經阿拉山口出境的中歐班列已佔全國開行班列總量的近七成。

  『伴隨著中歐班列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通關過貨能力不斷增強,國際物流網初步形成,阿拉山口已逐漸發展成為集通關、貿易、保稅物流、加工、倉儲、金融、旅游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沿邊新興口岸城市。』張學海說。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