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克拉瑪依『雙城』記:從《克拉瑪依之歌》到『世界石油城』
2018-08-17 17:24:45 來源:中國西藏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為克拉瑪依標志性建築——克拉瑪依之歌圖片由克拉瑪依日報社提供

  中國西藏網訊『當年我趕著馬群尋找草地,到這裡勒住馬我瞭望過你,茫茫的戈壁像無邊的火海,我趕緊轉過臉,向別處走去,你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你沒有歌聲沒有鮮花沒有人跡……』這首曾在大江南北廣為傳唱的《克拉瑪依之歌》,表現了克拉瑪依昔日的荒涼和建設者們在戈壁灘艱苦創業的歷程。

  8月15日,『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一行來到地處准噶爾盆地西北緣的克拉瑪依,實地感受昔日戈壁灘的華麗轉身。

  圖為克拉瑪依風城油田攝影:江池

  崛起之城:『一個動人的神話』

  『克拉瑪依』是維吾爾語『黑油』的意思,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1955年7月,由8個民族、36名工人組成的青年鑽井隊挺進克拉瑪依。這裡荒無人煙,自然環境十分惡劣,最高溫度超過50攝氏度,冬天低溫達零下40攝氏度,用水要到40公裡外用駱駝馱,十三級大風能把帳篷刮起。就在這樣的環境裡,鑽井隊開發出了克拉瑪依一號油井。1955年10月29日,克拉瑪依一號井噴出工業油流。在1956年的國慶典禮上,書寫著『1956年發現的大油田——克拉瑪依』的大型彩車在天安門廣場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舉國上下振奮鼓舞。1960年,克拉瑪依產油量達到160萬噸,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油田。

  圖為獨山子石油儲備基地圖片由克拉瑪依日報社提供

  續寫篇章:聚焦特色優勢資源

  靠著『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將不現實變成現實』的信念,幾代克拉瑪依人立足優勢、努力奮斗,不斷續寫著克拉瑪依發展的新篇章。

  作為中國西部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克拉瑪依60年來已累計生產原油3.4億噸;作為中國重要的煉油化工基地,獨山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建成投產,克拉瑪依石化千萬噸煉油擴建項目全面啟動;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國際能源通道,克拉瑪依市已具備635萬方石油儲備能力和107萬方天然氣儲備能力;作為具有60年油田機械制造歷史的城市,克拉瑪依的機械裝備制造企業已超過90家。此外,克拉瑪依還在油氣技術服務、工程教育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圖為克拉瑪依河圖片由克拉瑪依日報社提供

  探索:現代城市產業發展新路徑

  世界地質奇觀黑油山、新中國『第一口油井』、克拉瑪依河、魔鬼城……在克拉瑪依,不但能飽覽戈壁美景和石油工業奇觀,還可以感受現代城市的魅力。克拉瑪依通過舉辦『新疆國際旅游節』『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商品交易會』等旅游盛會,有效地推動了旅游產業的發展。在金融產業方面,已成功引進多家金融機構,設立中亞商品交易中心,78家股權投資類企業在克拉瑪依落戶。信息產業發展方面,經過20年的科技攻關,新疆油田已全面建成數字油田,正在向智能油田邁進;國家『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新疆移動數據中心等60家信息化企業和項目已落戶克拉瑪依雲計算產業園。

  圖為克拉瑪依高新技術開發區展示沙盤攝影:吳建穎

  圖為克拉瑪依三大產業和兩大平臺展示介紹攝影:吳建穎

  轉型:『打造世界石油城』

  如今,為了推動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克拉瑪依立足自身的產業優勢和區位優勢,提出了『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戰略目標。目前正在按照建設六大基地、發展三大產業、打造兩個平臺的布局,通過區域中心策劃、城市文化培育等綜合手段,旨在將克拉瑪依打造成經濟強市、品質之城、文明之城、幸福之城。從《克拉瑪依之歌》到『世界石油城』,曾經寄托著無數人奮斗夢想的克拉瑪依因油而建、因油而興,它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走進人們的視野,也讓人更加期待它將來的樣子。(中國西藏網記者/吳建穎)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