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2018網絡媒體寧夏行】李士村的『五駕馬車』不簡單
2018-08-15 11:28:14 來源:寧夏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品嘗一口醋,那叫一個酸!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張靜胡俊/文祁瀛濤/圖)隆德縣鳳嶺鄉李士村發展鄉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有一套。8月14日,第十四屆全國網絡媒體寧夏行記者來此探尋秘笈。

  原來這個村有『五駕馬車』——超市、醋廠、油坊、小雜糧磨坊和農機服務隊,拉動集體經濟發展帶領村民致富。『五駕馬車』2018年以來村裡已幫村裡淨賺20萬多元。鳳嶺鄉鄉長楊平安估算,該村今年獲利能達到37萬元。醋廠和油坊生產的產品已經享譽該縣和周邊,下一步將打算擴大油坊經營規模,再添兩條生產線,將月生產能力從2000斤提高至6000斤,以滿足市場需求。這『五駕馬車』解決了16位村民的就業,其中11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們最多的月收入5000元,最少也能一個月掙得2000元工資。

  56歲的齊國瑞現在幸福感爆棚。他一邊在醋廠乾著活一邊算賬,以前老伴在家種地,他外出打工,自從去年8月來醋廠乾活,土地流轉了,老伴在家帶孫子,就他一人現在1個月在醋廠掙的都比以前兩口子乾多收入1000多元。

  其實,開油坊、辦醋廠發展村集體經濟,並不是村委班子一念之間的衝動決策。經過前期的探索,村委會和村民們覺得農家產品的確有市場,纔下決心邁出這一步。

網媒記者了解各種成品醋。

記者參觀胡麻油生產過程。

  2018年以前,李士村的集體經濟僅是村部大院內的一家小超市,每月收入三四千元。李士村釀醋有傳統,用的都是傳統工藝,口感好。於是,大伙兒商議著集體辦個醋廠,利用傳統手藝打開市場。醋廠辦成後,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這給起初還猶豫的一些村乾部注入『強心劑』。

  2018年年初,李士村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整合包括自治區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共210萬元,結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很快開起了油坊,同樣采用的是傳統工藝。同時,還『順帶』辦了個小雜糧磨坊,並購買了大型農機具,成立了農機服務隊。

  現在村民最盼年底分紅。為用好、管好村集體經濟,李士村完善管理制度,通過民主評議,認定股民286戶1144人。同時,建立實行『資金變股金、農民當股東、收益有分紅』的運行新機制。5個經營實體預計年經營收入120萬元,年淨收益37萬元以上,286戶股民戶均可分紅超過800元。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喜迎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