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塞內加爾,習近平主席的專機經過七個半小時飛行,來到被稱為『千丘之國』的盧旺達。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踏上這片土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旗下的央視時政報道團隊為您多角度記錄,繼續帶來『時政新聞眼』。
1盧旺達的『中國風』
7月22日晚8點50分許,習主席的專機抵達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國際機場。
△專機抵達後,盧方工作人員迅速將紅地毯延伸到飛機舷梯下方。(央視記者拍攝)
就在抵達前一天,習主席在盧旺達惟一的日報《新時代報》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
在這篇題為《中盧友誼情比山高》的文章中,習主席為中盧友誼點贊。他在文章中提到了中國援建的阿馬霍羅國家體育場。習主席到訪當天上午,央視記者來到這裡探訪時,盧旺達全國特奧會閉幕式和頒獎活動正在舉行。
△看臺上的運動員和觀眾。(央視記者劉愛民拍攝)
走進盧旺達,你會發現這個國家既有著濃郁的東非特色,又經常可以看到中國元素。
基加利街頭最常見的是『摩的』,當地稱『波達波達』。
△駕駛者的紅色馬甲後背標明了自己編號和來自的區域。(央視記者麻艷鵬拍攝)
在基加利街頭,還能看到這裡的一大特色——自行車『的士』。起步價約100盧郎(人民幣0.78元)。不過,這個行業正逐步被『摩的』取代。
這個場景很熟悉吧,這是中國產的公交車正在停靠上客。
盧旺達曾經被評為非洲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非常乾淨漂亮。這是怎麼做到的呢?盧旺達全國實行禁塑令,外國游客也不許拎著塑料袋入境。
盧旺達還有一個傳統,習主席在署名文章裡也提到了——悠久的『烏姆乾達』文化。『烏姆乾達』在盧旺達語中意為義務勞動。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六,是當地的全民義務勞動日。
今年是中盧建交47年。習主席此次到訪盧旺達,標志著兩國元首在一年多時間成功實現互訪。『中盧友誼情比山高』,這是最恰當不過的比喻。
2總統府的中國貴賓
7月23日上午,卡加梅總統在總統府前廣場為習主席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歡迎儀式現場全景。(央視記者舒貝拍攝)
△此前一天,工作人員還在裝飾檢閱臺。(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工作人員正在整理紅地毯。(央視記者李錚拍攝)
兩國元首在會談時一致同意共同續寫中盧友好合作關系新篇章。會談後,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了關於『一帶一路』建設等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
3我們是命運共同體
『中盧在歷史上都曾遭受深重災難,因此都倍加珍惜當前國家穩定、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的局面,都為自己取得的發展成就感到自豪。』這是習主席署名文章中意味深長的一句話。
這家位於基加利市中心的飯店,是電影《盧旺達飯店》中的故事原型。電影講述的是1994年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時期的真實故事,一位胡圖族飯店經理在種族仇殺中設法挽救了1200多位圖西族難民。
△米勒·科林斯飯店
7月23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夫婦參觀了基加利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
△活動現場一角(央視記者拍攝)
△基加利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超過25萬遇難者魂歸此處。(央視記者拍攝)
4續寫友好合作關系新篇章
7月23日下午,卡加梅總統夫婦親自到機場為習近平主席夫婦送行。卡加梅總統久久站立在貴賓室門口,目送專機滑行起飛。
△機場歡送儀式開始前,軍樂團成員跳過紅地毯。在盧旺達,除了元首以外,其他人不可以踩上儀式專用紅地毯。(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在此訪的會談中,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共同推動雙方互利合作結出更加豐碩成果,為中盧人民、中非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盧旺達是今年的非盟輪值主席國。習主席此訪既是面向盧旺達,也是面向非洲。他拿奔跑的雄獅比喻今天的非洲,表示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日益走向一體化的非洲。卡加梅表示,非洲高度重視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堅定致力於深化非中友好和互利合作。
中國國家主席的首訪,飛越了山丘,也飛越了歷史。
△習主席專機即將起飛,下一站前往南非。(央視記者馬亞陽拍攝)
下一站,南非。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暴雨驟風天氣頻至 阿城區城管部門及時排險2021/08/30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