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脫貧攻堅在行動】麻江藍莓串起產業鏈條
2018-07-21 20:53:07 來源:多彩貴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洪英傑楊東枝) 『過去不通公路,全靠人挑馬駝,如今通組公路讓客運班線都開到了家門口,這是前幾年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如今實現了。』說起『組組通』,麻江縣壩芒鄉貓頭村支部書記鄒書榮興奮不已。

  近年來,麻江縣積極推進『村村組』『組組通』公路建設,打通交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問題,同時謀規劃、調結構,以村為單位,形成了『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努力實現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的發展目標,為全縣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同步小康奠定堅實的基礎。

  7月19日,多彩貴州網記者隨『脫貧攻堅在行動·同步小康看貴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麻江縣,了解麻江縣產業發展和『組組通』建設情況。

  麻江縣藍莓產業紅火興旺,烏卡坪村的姑娘們為家鄉藍莓『代言』

   以鋅硒米品牌為引領發展特色產業

  來到宣威鎮威寧村,一大片水田映入眼簾,這延綿數裡的水田便是麻江縣的鋅硒米種植示范基地。

  『鋅硒米是麻江特有的一種大米,由於本地土壤富含鋅、硒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所以種出來的大米也富含鋅、硒等元素。』威寧村支書柯生隆介紹,威寧村目前共有農田2144畝,絕大部分都分布在鋅硒礦帶上,全村主要產業就是鋅硒米。

  據了解,鋅硒米種植示范基地主要采用『麻江縣糧油購銷公司+村集體+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即以麻江縣糧食收儲公司為龍頭,以麻江鋅硒米品牌為引領,以示范基地建設為核心,實行訂單化、標准化、規模化生產,輻射帶動全縣發展鋅硒米種植,推動優質稻米產業發展。

  2018年,麻江縣鋅硒米產業種植面積達1.89萬畝,同比增加0.3萬畝,新增收益1325.44萬元。全縣發放水稻栽培、病蟲害防控技術等相關資料20000萬多份;技術人員赴鄉鎮進行技術培訓及指導30餘次。

  在麻江縣,種植中藥材也讓很多農戶走上了致富路,宣威鎮咸寧村的萬光軍便是其中之一。

  這幾天,趁著天氣晴好,萬光軍每天都會到自己的太子參種植基地裡走走看看,清除雜草。在他眼裡,這一株株苗木都是寶貝,是全家人的經濟來源,想著到7月底就能有個好收成,萬光軍心裡很是高興。

  經過兩年的辛苦,萬興軍靠種植太子參實現了脫貧,這讓很多貧困戶看到了希望。大家紛紛在種植大戶的帶動下,也開始嘗試種植中藥材。2018年,宣威鎮種植中藥材8666畝,為當地群眾開闢了一條農村致富的新路子。

  近年來,麻江縣通過種植大戶的示范帶動,陸續在該縣發展種植太子參、何首烏、鉤藤等中藥材,從而實現麻江縣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農戶增收、實現農業增效。

『脫貧攻堅在行動·同步小康看貴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麻江

   延伸產業鏈條走出脫貧致富新路子

  走進麻江縣龍山鎮藍夢谷生態藍莓產業示范園,萬畝藍莓已經成熟,來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

  萬餘畝有機生態藍莓園——麻江藍夢谷是當地政府為了帶動百姓致富,不斷打造藍莓農文旅融合發展,走出的一條讓百姓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據悉,麻江縣先後獲得了『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國農業標准化優秀示范區』和『中國綠色生態藍莓十強縣』稱號。麻江縣自1999年開始引種藍莓,2003年引種成功後開始規模化推廣種植。截至目前全縣發展藍莓種植至5.8萬畝,投產面積2.5萬畝。2017年產藍莓鮮果4000噸,產值1.2億元。

  此外,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麻江縣的藍莓產業正向特色農副食品加工延伸,向農業觀光旅游休閑度假轉變,逐步實現農工一體、農文旅結合,形成『三個產業』相互支橕、互動融合的產業發展體,打通了一條集育苗、種植基地、鮮果供應、產品加工於一體的生態產業鏈。在2018年初,麻江縣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成功入選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麻江縣以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為引領,把農民緊緊吸附到農業產業鏈中,確保農業產業全覆蓋,村級脫貧攻堅取得成效。』麻江縣副縣長王玲說,接下來,麻江縣將大力發展藍莓、蔬菜、烤煙、生豬養殖四大產業,提昇鋅硒米、紅蒜兩個傳統農業產業品牌,加快產業園區建設,培育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讓產業發展成為助推脫貧攻堅的堅實陣地。

  農戶在采摘藍莓 『組組通』為當地經濟插上了翅膀

  從麻江縣靛衝村村委所在地,沿著『組組通』公路來到該村高山組道路兩旁,成片成片地種植著辣椒、中藥材,再往裡走,生態條件愈加良好,散布著幾家生豬養殖場,短短2.8公裡的通組公路,產業遍地開花。

  2017年6月,根據全省農村『組組通』公路大決戰的有關要求,麻江縣提前安排通組公路建設工作,制定了2017年交通基礎設施扶貧實施綱要,啟動了規模為197公裡的建設工作。

  按照全省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的安排部署,麻江縣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實施『組組通』公路建設工程。2017年至2019年擬在全縣7個鄉鎮(街道)建設369.7公裡通組公路,涉及157個村民小組,群眾受益10364戶6347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1863人,深度貧困村16個,涉及45個組9450餘人。

  經過多年努力,麻江縣改變了過去人挑馬馱的狀況,如今已被致富快車所代替,山間鈴響、馬蹄聲碎、汗流浹背路難行的問題已經成為永遠的歷史。

  如今,走進麻江的村村寨寨,一條條嶄新的水泥路、瀝青路通向偏僻山村,寬闊整潔的道路縱橫交錯,老百姓心中滿滿都是歡喜。交通建設的大發展,改變麻江群眾『出行難,致富更難』的困境,為當地經濟插上了起步騰飛的翅膀。

  根據規劃,2018年,麻江縣將打好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的第一炮,完成130.8公裡建設任務,目前共計開工29個項目,累計完成路基51.57公裡,路面完成9.36公裡。下一步,麻江縣將采取多種措施確保9月底前完成總進度的30%,10月份完成60%,11月份完成90%,12月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充分發揮農村道路通暢工程對推動脫貧攻堅的基礎支橕作用。

  相關負責人接受『脫貧攻堅在行動·同步小康看貴州』主題活動采訪團采訪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