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脫貧攻堅在行動】新時代的臨夏磚雕:『非遺+扶貧』新模式
2018-07-13 09:52:45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張瑞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青年網臨夏7月12日電 臨夏古稱『河州』,是著名的磚雕藝術『河州磚雕』的故鄉。7月11日,中國青年網記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領略了當地的磚雕技藝的獨特魅力。『河州磚雕』是我國磚雕藝術的主要流派之一,也稱臨夏磚雕,源於北宋,成熟於明清,完善於當代。2006年5月20日,臨夏磚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今,臨夏當地政府和企業積極挖掘臨夏磚雕的價值,通過『非遺+扶貧』的新模式,不僅讓臨夏磚雕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很好的傳承,發揚了磚雕文化,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大大增加了當地居民尤其是貧困居民的收入,極大地推動了精准扶貧工作的進展。

  臨夏磚雕。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瑞宇攝

  在『非遺+扶貧』的模式下,企業肩負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臨夏青韻磚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2017年,該公司完成產值4169萬元,實現營收3393萬元,並成功舉辦了全國磚雕文化傳承與創新峰會暨全國磚雕傳統手工技藝大賽,促進了磚雕藝術的推廣。在『非遺+扶貧』方面,臨夏青韻磚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是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展了『非遺+扶貧』產業人纔培訓,通過為周邊困難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參與到精准扶貧中。

  臨夏青韻磚雕有限公司。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瑞宇攝

  郭宏傑師傅是該磚雕廠的一位磚雕師傅,學習磚雕技術已經有4年。磚雕是個技術活,公司專門聘請了專家來培訓。現在每天都能接到活,訂單來自全國各地。在從事磚雕工作之前,郭師傅在工地打工,一個月工資只有2000餘元,而如今每個月有4000餘元,工資翻了一番。郭師傅笑著說:『之前在工地打工沒有前途,而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有人繼承,做這個非常有意義,之後隨著自己的技術越來越好,工資會越來越高。』

  郭師傅在展示臨夏磚雕。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瑞宇攝

  郭師傅還告訴記者,自己的兒子還在上小學,而做這個工作不用外出,只需要每天8點上班,可以顧家。現在郭師傅已經在縣城買了樓房,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郭師傅在展示臨夏磚雕。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瑞宇攝

  據悉,臨夏青韻磚雕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籌建包括紅色文化博物館、民俗博物館、磚雕博物館、磚雕藝術館等10個專題博物館,將其建成全省集多種文化元素為一體,規模最大的民辦博物館群。此項工作完成後,不僅能推動河州磚雕藝術的推廣,還將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為當地群眾的脫貧助力。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