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國夢實踐者]一脈相承到百年——追記『紅色理論家』、東北師范大學教授鄭德榮
2018-06-26 09:10:16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一生傳馬終不倦

  哲學上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作為高校教師,鄭德榮在課堂上娓娓道來;作為校長,他在學科建設上高屋建瓴。他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當作一種實踐,作為事業和生命體現在教學、研究和行為的過程中。鄭老去世後,中共黨史著名學者逄先知、李君如、張啟華等老先生如此評價鄭德榮:『他的道德文章、行為思想高尚完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中共吉林省委作出向優秀共產黨員鄭德榮同志學習的通知》中這樣表述:鄭德榮一生在馬言馬,懂馬信馬、傳馬護馬,忠誠信奉和堅定實踐馬克思主義,是忠誠於黨,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典范。他一輩子的老朋友孫柏楓說他不愧於自己的名字,鄭德榮,人正、大德,受人尊重。

  鄭德榮學史出身,研究主流意識形態。『鄭老做的是學術,沒有貼政治化標簽。他的研究與時俱進,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不失語不失聲,體現著科學家精神。』東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楊曉慧說,鄭老有句名言: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是學術研究與價值認知的高度統一。

  東北師大校長劉益春總結鄭老的學術方法是強調史論結合,為學術立命。為人的魂就是信仰,他的信仰就是馬克思主義。立命要有生命力,就是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形成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他講的是活的馬克思主義。

  教材是老師與學生間的紐帶,鄭老做的是如何將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編進教材變為教學,使之成為對學生價值觀的教育。《毛澤東思想概論》是上世紀90年代起全國高校公共課通用教材,《中國共產黨歷史講義》是改革開放後全國高校通用黨史教材,這兩部教材都是鄭老編寫的,再版多次,發行量都突破了百萬冊。

  鄭老傳習馬克思主義,不僅傳知識,而且傳信仰。程舒偉是鄭老的博士生,從1998年起一直在鄭老身邊。程舒偉說他當年以歷史系副主任的身份考取鄭老的博士研究生時,鄭老師還是要『考察考察』,看他的表現,防止把馬列主義當敲門磚。

  孫金玉,東北師大化學學院2014級本科生,學校『青馬學會』成員,一個溫婉可愛的小女生,在鄭老師的影響下從化學系保研到思想政治教育念碩士。『這源於2016年的一個報告會,鄭老師講的是《中國道路縱橫觀》。鄭老師老驥伏櫪,保持熱情,打動心靈,他的人格魅力影響了我。期待二三十年後我也能像鄭老那樣,飽含深情講出來,這是很幸福的事。』孫金玉說。

  有人說鄭老跟形勢太緊,但哲學大家高清海卻對鄭老高度評價,『對一個黨史學者,必須與黨的理論實踐密切結合。鄭老是最善於在實踐中找題目,做課題的人。』一次上課,鄭老該講新民主主義論,但那天正趕上三峽大壩合龍直播,鄭老說今天這堂課就是收看電視直播。研究課題,必須關注國家發展,民族命運。

  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鄭德榮還在醫院的病床上和學生胡范坤修改論文。當時,鄭德榮說話已很困難。資料圖片

  生命與信仰融一體

  鄭德榮保持著黨史工作者應有的尊崇態度,也保持著學者的批判精神,對黨內的『四風問題』他懮心忡忡,對自己則嚴格要求。鄭老當副校長那會兒,兒媳憑自己的能力考到東北師大財務處工作,他聽說後堅決不讓去。之後,他找兒媳談話說,你工作的事,我心存內疚,但是我在領導崗位上,難免讓人感覺是以權謀私,希望你理解,在組織與個人利益衝突時必須考慮大局。

  鄭老是嚴父。在他的影響下,三個兒子都從事黨史研究工作。鄭老愛學生,就像鄭老二女兒說的,他對待學生比對待子女要好。

  鄭老更是誨人不倦。2016年12月份,已是90高齡的鄭老到吉林省社科學會年會上作報告——《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長春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楊玉新回憶鄭老講課的情景時說,『鄭老那天提前1個小時就到了會場,他講課聲如洪鍾,說理透徹,立意深遠,是真學真用,是黨史工作者的榜樣』。

  2018年4月5日凌晨3點左右,鄭老對兒子說出最後一句完整的話:『告訴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不忘初心。』

  胡海波是被鄭老稱為朋友的東北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部教授。他說,在西方哲學史和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中,有些學者用『本體論』理論尋找物質世界存在的依據。西方本體論講的是個人生命有限,鄭老把個人信仰與中國共產黨聯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命運與黨緊緊聯系在一起。生命與之一體,從此有了永恆,有了無限,這種力量的人格化,就解釋了為什麼他總是精力充沛,動力十足。

  鄭老在從教65年座談會演講時表示,要與黨一起過百歲生日,對黨的無限忠誠與信仰,是他用半個多世紀悟出的精神財富,並深化到靈魂中。那次講話讓胡海波教授醍醐灌頂,多年沒有理解鄭老,從這一刻領悟了。在之後與鄭老的一次談話中,鄭老頷首,『你理解我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李己平)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