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老書記』劉士英:村民美好生活的『引路人』
2018-06-25 13:19:58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石家莊6月25日電 題:『老書記』劉士英:村民美好生活的『引路人』

  新華社記者王昆、李繼偉

  『我當選村支部書記的那一刻,就立下誓言,一定讓村民越過越好,讓村子越來越美,年年都有新變化。』回憶過去,河北雄安新區安新縣留村黨支部書記劉士英感慨萬千。

  33年來,劉士英團結帶領群眾篳路藍縷,把留村從十裡八鄉的後進村發展為村富民富的先進村、群眾擁護的黨建示范村、淀闊葦綠的生態宜居村。村民由衷地稱頌劉士英為『老書記』,是大家美好生活的『引路人』。

  如何把留村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變成現實,如何把全村父老鄉親擰成一股繩?劉士英說:『先得把黨組織擰成一股繩,黨員乾部帶動村民,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他的倡議下,留村黨支部積極充實自身,學習黨的政策精神,借鑒優秀案例,結合村情,制定適合本村的特色管理機制。

  留村黨支部從『兩委』乾部、黨員、黨小組長、村民代表抓起,嚴格執行上級決策;同時完善村治保組織職能,每年協調服務村民的各類糾紛,讓大家有啥大事小事都能找到組織解決。村黨支部書記帶好頭,村『兩委』乾部有擔當、有公心、有闖勁,大家伙兒一起為留村的發展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短短30年間,留村湧現出82家制鞋企業。在留村,每位村民都有班上、有錢掙,還吸引4000名外來人口實現穩定就業。

  『致富吃下了「定心丸」,還要發展可持續。』劉士英說,為使企業規范有序發展,黨支部提前規劃工業小區,主動幫助企業協調落實手續。在黨支部的努力下,村民自己無力解決的問題依靠集體力量得到有效解決,工業小區投資基建設施3000多萬元,既改善了企業作坊式生產問題和村民的居住環境,也為村企業的做大做強創造了有利條件。

  村民越來越富,村子越來越好:硬化的道路,嶄新的校園,寬敞的活動室,入戶的自來水,明亮的路燈……處處體現了一個村莊的殷實。除了物質富足,精神也要富足。劉士英說:『村裡成立了武術會、秧歌隊;治保會和巡邏隊定期排查隱患,杜絕惡性事件發生;每天有2輛車,每車4人,專門負責村內衛生和垃圾清理工作,為村民打造更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提昇村民幸福感。』

  『黨中央、國務院宣布設立雄安新區後,我們感到無上榮光,乾事創業的信心更足,服務群眾的願望更加強烈,大家伙兒不用揚鞭自奮蹄。』劉士英告訴記者,村黨支部和村民們以最高標准、最嚴要求,配合新區、縣委和鎮黨委的重點工作。『留村82家制鞋企業,以最高環保標准關停整合為30多家。同時對實驗中學、徐新公路垃圾、高速引線兩側、新安北堤、新護城堤的垃圾進行了全面清理。通過治理,企業發展後勁更足了,村莊更美了,老百姓對美麗雄安有了更多更大期待。』

  部分企業關停或外遷後,村民的收入有所下降,如何帶領村民融入新區規劃建設中?劉士英表示,困難是暫時的,前景是光明的。村黨支部在引導村民主動接受技能培訓的同時,積極謀劃成立旅游服務公司,帶領村民從事餐飲業和旅游業,提昇服務品質。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